南海網(wǎng)、新海南客戶端9月27日消息(記者 程小丹 文/圖)9月27日,2025年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古樹自然微宇宙”自然教育公益體驗活動在定安縣翰林鎮(zhèn)“亞洲榕樹王”古樹名木公園舉行,這也是2025年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的重要活動之一。

2025年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在定安舉行。
活動吸引了40組親子家庭與林業(yè)專家齊聚一堂,通過生態(tài)解讀、VR體驗、標本制作等多元形式,沉浸式感受古樹的生態(tài)價值與文化魅力,讓“守護綠色瑰寶,傳承海南文脈”的理念在互動中落地生根。

活動現(xiàn)場,親子家庭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制作腳本。
活動現(xiàn)場,有著700余年樹齡的“亞洲榕樹王”格外引人注目。作為一級保護古樹,據(jù)傳它由元代定安縣首任縣令王獻之于1295年移栽,占地8.6畝,已入土長成的新樹干達287根,以“獨木成林”的壯觀景象獲評“古樹名木公園”,既是當?shù)卮迕裥闹械摹捌桨哺5亍?,也是海南古樹名木保護的鮮活樣本。

專家們帶著實物案例,引導大家觀察古樹上棲息的動植物。
上午10時,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親子家庭沿著規(guī)劃好的路線,開啟了一場奇妙的古樹探秘之旅。林業(yè)生態(tài)領域的專家們帶著實物案例,為大家詳細講解“亞洲榕樹王”樹齡的測算方法,解讀其生長過程中留下的歲月印記,并引導大家觀察古樹上棲息的動植物,讓“古樹是多元生物棲息地”這一抽象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在VR體驗區(qū),孩子們戴上設備,操作“海南省古樹名木數(shù)字化全景導覽系統(tǒng)”,仿佛置身于古樹之中,不僅能近距離“走進”“亞洲榕樹王”的枝干脈絡,還能全景漫游海南其他區(qū)域的代表性古樹,直觀感受古樹在固碳、凈化空氣、維系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重要生態(tài)作用,領略瓊島古樹的獨特魅力。

小朋友展示制作的標本。
在知識講座與標本制作環(huán)節(jié),植物保護專家以趣味問答的形式,為大家揭開榕樹長壽的奧秘,解答諸如“古樹的生態(tài)價值”“世界、中國、海南最古老的樹有多少歲?”“為什么榕樹更容易成為古樹?”等疑問。同時,專家還指導孩子們制作龍眼雞、蠟蟬、天牛等古樹常見害蟲的標本,并標注害蟲名稱與防治方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種下“科學護樹”的種子。此外,針對家長群體,專業(yè)導師以“亞洲榕樹王”為切入點,解讀“古樹自然微宇宙”的生態(tài)內涵,闡述自然教育對未成年人認知世界、培養(yǎng)責任感的重要意義,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教育交流活動。

親子家庭在制作標本。
活動接近尾聲時,40組親子家庭手持制作的標本作品,在“亞洲榕樹王”前合影留念,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成為“全民護樹”的生動寫照。許多家長表示,這樣的活動讓孩子親近了自然,更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他們尊重自然、保護生態(tài)的價值觀。來自瓊山第四小學六年級的余瑾瀟興奮地說:“今天最好玩的是做標本,在活動中我還認識了天牛,知道它是大樹的‘敵人’。活動結束后我要把作品帶回學校給同學們看,并告訴同學們以后不亂貼亂畫、不搖晃樹枝,看到有人破壞就告訴大人?!?/p>

專家們帶著實物案例,引導大家觀察古樹上棲息的動植物。
定安縣林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定安不僅會做好古樹的日常巡護等保護工作,還會深入挖掘每一棵古樹背后的傳說與故事,充分發(fā)揮古樹的生態(tài)和文旅價值,讓這些‘有故事的樹’成為定安文旅新名片。”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自然教育體驗活動,吸引更多的親子家庭和社會公眾參與到古樹名木保護中來,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保護的良好局面?!焙D鲜×謽I(yè)科學研究院科研人員雷金睿說道。下一步,海南將進一步拓寬公眾參與渠道,總結本次活動經(jīng)驗,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熱帶古樹名木自然教育科普模式,助力古樹名木保護和國家生態(tài)文明試驗區(qū)建設。
此次活動由海南省林業(yè)局(海南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海南省紅樹林研究院)、定安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共同主辦,定安縣翰林鎮(zhèn)人民政府協(xié)辦。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
是否繼續(xù)?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wǎng)站地圖|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wǎng)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wǎng)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wǎng)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