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南打造成為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節點
——專訪安永大中華區稅收政策主管合伙人沈瑛華

沈瑛華(右)接受《自貿港“大家談”》節目組專訪。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全島封關后,海南自貿港哪些領域會成為企業投資的首選?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會為企業帶來什么利好?近日,《自貿港“大家”談》節目組專訪了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稅收政策主管合伙人沈瑛華。她認為,自貿港封關后的機會是全方位的,隨著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升級,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找到合適的政策切入點,把海南打造成為全球布局的重要節點。
自貿港封關后的機會是全方位的
記者:前不久,安永和海南省一起在上海舉辦了海南財稅政策高峰論壇。現場吸引100多家企業參與,這其中有許多是外企,這些企業對即將到來的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反響如何?
沈瑛華:會場氣氛很熱烈,結束后我們也接受了很多企業的咨詢,企業要調整產業布局,看看哪一些功能可以放到海南,享受優惠政策,這也是在海南自貿港封關前后大家想做的一些事情。
外企主要關注的還是海南的政策。首先是政策具體落地的細節,比如說,很多外企關心“一線放開”到底包括哪些要素的自由流通,免稅商品的范圍會不會調整,這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成本。第二個是時間節點和實施路徑,這關系到企業的投資規劃和布局時機。第三個是稅收優惠的操作性,很多企業來問“兩個15%”所得稅政策的適用條件、境外投資所得免稅的認定標準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影響企業成本和收益的核心問題。
記者:安永是國際化的咨詢機構,在我們以往的咨詢案例當中,企業最關注海南的哪些領域?
沈瑛華:從我們這些年服務企業的實踐來看,企業對海南自貿港的關注點比較集中,主要有四個方面:
首先是制造業的供應鏈重構。特別關注海南能不能幫助它們優化稅收成本。比如,我們接觸的一些先進制造業企業,很關心原材料進口的零關稅政策,怎么樣能通過海南來重新設計供應鏈布局,實現整體稅負的下降。
其次是貿易企業的全球化布局。這類企業把海南看作是重要的貿易中轉樞紐,特別是那些希望拓展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企業,希望更深一步了解海南自貿港的定位和政策優勢。
第三大類是消費品行業。離島免稅政策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很多大型消費品牌企業已經在海南落地,已經享受免稅購物的政策紅利。
第四大類是境外投資平臺的戰略重組。希望能通過海南的投資平臺享受優惠政策,也希望在審批的流程上更便利。
記者:在封關運作之后,您認為海南的哪些領域會成為企業投資海南的首選?
沈瑛華:海南自貿港封關之后的機會是全方位的,比如消費品、旅游、制造業、跨境電商等領域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對于消費品零售,封關后,免稅業態可以覆蓋離島、島民、離境等多重場景,和傳統有稅零售、新興跨境電商形成有益補充。對于消費品而言,稅收成本的大幅降低將轉化為價格優勢。
加工增值大于30%內銷免關稅和設備進口零關稅疊加“兩個15%”所得稅政策,為制造業提供強大政策支持,對于需要大量進口設備和原材料的制造企業來說,成本優勢非常明顯。
跨境電商領域也非常有潛力,企業可以依托自貿港政策杠桿提升利潤空間。
總而言之,如果企業根據自身定位找好切入點,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與內地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的領域,都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優惠政策形成閉環給企業帶來紅利
記者:零關稅、低稅率等一系列稅收政策優惠,是海南的一個顯著優勢,這種優勢會具體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利好?
沈瑛華:海南自貿港封關之后,并不是“境內關外”,而是一個海關的特殊監管區域,除了2323個征稅商品之外,其他都是零關稅。這對已經納入零關稅目錄的商品而言,絕對是節省現金流的好政策。一線放開之后,島內享惠主體可以享受零關稅的優惠政策。我們希望還有更多消費品能夠納入零關稅目錄中來。
記者:您跟企業打交道特別多,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在海南安家落戶、投資興業,您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嗎?
沈瑛華:我們在給企業服務的過程當中,幫助了很多企業成功落地,積累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說,在制造業供應鏈重組方面,幫助多個制造企業在海南重新配置供應鏈,實現了顯著的成本優勢。
在國際貿易方面,也幫助多個大型制造業企業把貿易公司設立在海南,享受“兩個15%”所得稅政策同時,節省了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
在消費品行業,幫助了多個國際知名品牌落地海南,通過離島免稅實現了快速增長,成功將政策紅利轉換為商業價值。
在境外持股平臺方面,也幫助多個企業通過新設海南公司作為投資的平臺,享受新增外資免征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并且通過搭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集中管理境內外資金,實現集團資金聚集效應。
這些都基于一個共同點,企業并不是簡單地享受單一政策優惠,而是通過政策組合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創新。隨著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之后,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升級,我們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政策切入點,真正把海南打造成為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節點。
記者:近期,國家部委出臺了進口征稅商品目錄、貨物流通稅收政策、加工增值免關稅新政等3項封關政策,將于全島封關運作之日起施行,對企業來說,這3項政策分別有何新利好?
沈瑛華:這三項政策相互協作和配套,形成了一個優惠政策的閉環。它給企業帶來很多政策紅利。
首先零關稅政策,除了2323項應稅商品之外,其他的商品都可以享受零關稅。無論是對島內從事加工的企業而言,還是島民而言,這都是一個重大利好。
其次,“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享惠門檻降低,原來要求占比60%以上的要求已經取消,更多的企業可以享受到優惠政策。而且加工增值30%是疊加計算,也就是說,在這個供應鏈上,企業通過協作,滿足30%在島內實現加工增值就可以享受內銷免關稅,這對企業也是一個重大利好,可以實實在在地降低稅負。
企業要走好投資自貿港“三部曲”
記者:對標國際知名的自由貿易港,海南自貿港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擴大開放力度?
沈瑛華:海南自貿港從制度安排上看是個制度高地,因為它有穩定性。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各地已經不可以再通過與稅收掛鉤的這種方式來招商引資。我做稅收咨詢很多年,從來就不會看那些所謂的稅收洼地,那些政策可能就是曇花一現,而海南的制度安排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因為無論是在海南自貿港法還是在中央部委的文件都有體現。
另外就是享受“兩個15%”所得稅政策怎樣真正落地,企業也有一點擔憂。國際上有比較好的經驗,叫事先裁定。事先裁定是世界銀行給各國或者是各個大城市進行營商環境打分的一個重要分值,上海和北京等地已經推出事先裁定的制度安排。具體來說,就是企業在開展重大業務或者進行重大事項,比如到海南去投資時,先做一個詳細的方案,遞交給稅務局和相關監管部門。政府部門基于企業提交的事實和計劃,判定是不是符合鼓勵類的產業目錄,是不是符合相關實質性運營的要求,如果符合的話,就能享受15%,這就是一個確定性。如果事后企業沒有按照承諾的開展,稅務局認為遞交的材料與情況不符的話,就無法享受。如果有事先裁定安排,以及事后爭議解決機制,這樣成體系的制度安排,對大型企業很有吸引力。
海南東方市曾經出臺過事先裁定的相關政策措施,希望可以在海南全境嘗試,給企業吃一個定心丸。
記者:您剛才也說到了,跟您接觸的很多企業都有意向去海南投資興業,您對這些企業家有什么想說的?
沈瑛華:企業家從心向往之到安心扎根,到枝繁葉茂,走好投資海南自貿港“三部曲”。心向往之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在這里安心地扎根,把相關業務場景按計劃開發起來,第三步就是要枝繁葉茂,和海南自貿港同步成長。
我覺得對企業而言,首先是要仔細研讀政策,海南有很多突破性的政策,比如說像零關稅、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等,企業要找到相關的政策,應享盡享,利用好政策紅利。第二,要結合自己的業務場景,思考要將海南作為整個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哪一個點,是走出去的平臺、境內的制造業基地,還是將來的貿易平臺?同時要關注海南不斷出臺的新政策,比如說最近出臺了文化事業建設費,歸屬于海南的部分是免征的,這對企業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我希望海南可以真正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讓企業家跟海南自貿港共同成長。
(整理/魏燕)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