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割膠器、果園植保機器人、智慧農業生產場景……
來冬交會,感受農業“科技范”
海南日報海口12月6日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慧)自動巡田的農業遙感無人機,手機操作就能割膠的機器人……在今年的冬交會上,不少智慧農業裝備紛紛亮相,讓不少觀眾感嘆:現代農業發展越來越有“科技范”!
在2號館的廷捷智蜂展位,一臺通體漆黑,外形酷似“坦克”的機械設備頗為吸睛;除此之外,周邊還有數臺黑黃色相間,同樣裝有履帶的大型機器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這是我們推出的首款多功能履帶果園植保機器人,它突破了果樹環境定位導航、全電控行走機構及控制、非視距監管及控制等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果園領域純電動智能植保的空白。用這一臺機器人,就能夠實現割草、施肥、運輸等多項植保作業。”廷捷農業機器人(海南)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丹梅介紹,今年9月,這款“智蜂-500”就曾亮相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獲得國內外客商的關注與肯定,希望通過本屆冬交會,這款產品能獲得更多青睞。
解放人工的機器人還不止這一臺。本屆冬交會上,由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一款割膠機器人也吸引眼球。這款割膠機器人固定在樹上就可全自動進行割膠作業,2分鐘割一刀,割膠工藝達到一級膠工水平,膠農通過手機APP就能控制它。目前,割膠機器人已經在海膠集團旗下多個作業區推廣使用。海南橡膠工作人員介紹,在膠工短缺、年齡老化的情況下,革新割膠的設備和方式勢在必行。
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5G應用等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為不同的農業場景裝上了“智慧大腦”。
在中電科國海信通展廳,海洋上“碧波蕩漾”,菜園蔬菜“長勢良好”,水稻田里“一片金黃”,果園里“碩果累累”,這些人工模擬設置的農業生產場景旁邊,有電腦顯示在實時監控下,各類農業生產數據,如農業氣象數據、土壤墑情數據、水位水質數據、蔬菜市場價格數據等各類信息。
中電科國海信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軟件研發部主任李家興介紹,該企業通過布設企業自主研發的全國產化農業物聯網傳感器裝備,打造智慧農業生產場景;同時通過信息技術,詳細呈現了農業生產的各類環境要素指標,便于精準施策,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的目的是讓更多的農民解放雙手,在種植環節節省精力,讓精力可更多地放在銷售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上。”李家興表示,接下來,該企業將持續深耕農業領域,打造更多智慧農業標桿示范項目,用信息化、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