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五場)
——《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專場實錄
(2024年12月30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四級調研員茹英英: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回來,繼續參加海南省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是“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十五個專場——《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專場。
2021年6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明確提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嚴格的進出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制度”。
2024年11月29日,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場發布會我們聚焦《規定》,對《規定》進行政策解讀。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邸偉杰先生,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社會法規處處長吳坤錦先生,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洪濱先生,海南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處長李春林先生,海南省司法廳立法二處處長吳衛民先生,海口海關法綜處處長郝純彥先生。請他們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邸偉杰先生做主發布,為大家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的相關情況。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邸偉杰: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宣傳!近期,省人大常務會審議通過了《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下面,我就《若干規定》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作簡要介紹。
一、《若干規定》出臺的背景
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行嚴格的進出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自貿港法)將“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嚴格的進出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制度”上升為法律規定。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穩步推進,貿易自由便利、人員出入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等一系列制度創新成效顯著。新的制度在為進出口貿易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進境環境安全風險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了在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牢牢守住風險防控底線,主動應對、積極防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面臨的進境環境安全風險,依法制定《若干規定》,既是落實自貿港法和總體方案有關規定要求具體體現,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防控風險、確保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平穩安全有序的重要舉措。
二、《若干規定》的主要內容
《若干規定》是全國首部關于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方面的立法,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共二十三條,從適用范圍、部門職責、進境環境安全監管要求和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制度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明確了環境安全準入管理的適用范圍和相關部門職責。一是適用于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貨物、物品及運輸工具的環境安全準入管理。二是明確部門職責。生態環境、商務、海關等主管部門對進境貨物、物品、運輸工具的環境安全準入實施監督管理工作,對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業務進行監督管理。海事管理機構負責國際航行船舶進境口岸審批,負責進境口岸國際航行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監督管理工作。
(二)明確對進境的貨物、物品進行的環境安全監管措施。一是對非法進口固廢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明確了“雙無固廢”的處置工作機制。二是對危險廢物、再制造產品、進境人員攜帶物及放射性物品等特殊物品的準入管理規定。同時對中轉貨物的貯存場地明確應符合環境安全管理要求,強化對易腐爛變質類農產品管理,避免環境污染。
(三)明確了進境運輸工具的環境安全監管。一是進境運輸工具應依法向海關如實申報該運輸工具及其載運貨物、人員的情況,并明確了載運貨物的標準。二是對進境船舶的結構、配備的防污等設備和器材提出明確要求。三是對船舶排放的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質污水、廢氣等污染物、廢棄物以及壓載水、沉積物及其他有害物質明確相關要求。四是對載運貨物進境的航空器發動機排出物提出具體要求。
(四)明確了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三種新業態涉及的環境安全監管要求。一是明確了三種新業態企業名單的確定程序并制訂監督管理方案。二是強調企業開展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業務應制定操作規范、安全規程和污染防治方案。三是對企業用于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的進境貨物提出明確要求。四是對企業開展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業務明確了環境污染防治要求。五是對三種不同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區分不同類型進行分類管理。
(五)明確了能力建設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從推動自貿港建設的角度出發,強調加強檢驗、檢測、檢疫機構建設,提升檢測、檢驗檢疫能力和效率,促進通關便利。二是為維護環境安全,強調強化應急保障,提升進境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應急準備與響應能力。
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茹英英:
非常感謝邸偉杰先生的詳實介紹,讓我們對《規定》的相關情況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接下來,進入答記者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現在開始提問,請舉手示意。
鳳凰網記者:
作為全國首部關于自由貿易港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而出臺的法規,《若干規定》在立法方面有哪些特色?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社會法規處處長吳坤錦: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若干規定》是關于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方面的立法,這方面沒有先例可循,在立法過程中,我們遵循海南自貿港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原則性要求,結合自貿港建設實際面對的進境環境安全監管挑戰,在法條中主要突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應對進境環境安全潛在風險。《若干規定》采取“小切口”的立法形式,在對進境環境安全準入風險點進行研究判斷的基礎上,重點圍繞進境環境安全風險較高的貨物、物品和運輸工具作了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比如,考慮到封關運作后,海南自貿港實施對進出口貨物不設存儲期限、貨物存放地點可以自由選擇的貿易自由便利政策,針對中轉貨物貯存管理可能存在的環境安全風險,規定中轉貨物的貯存場地應符合環境安全管理要求,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易腐爛變質類農產品貯存的日常巡查管理等監管措施,防范產生環境污染。
其次,堅持嚴格管理,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風險防控制度體系。一是明確各部門在準入監管過程中的職能分工,對固廢處置和環境應急響應能力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二是建立生態、公安和海關、海警等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強化對固廢非法入境的管控,確保全面禁止固廢入境。三是建立了“無主”固廢移交和處置機制,穩妥做好執法過程中查獲的無法確定責任人或者無法退運的固廢處置工作。
再次,堅持立法創新,彌補保稅新業態生態環保監管空白。海南自貿港作為唯一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在開展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業務方面具有獨特的政策優勢,但發展保稅新業態進境的貨物“廢”與“舊”的邊界較為模糊,存在“以廢充舊”非法進口固廢等環境安全風險。《若干規定》為了促進新業態健康平穩發展,實現有關政策試點過程可溯、風險可控,首次在地方立法中對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業務企業的準入管理程序、環境安全監管要求以及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管理作出規定。同時,對國務院賦予海南自貿港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暫時進境修理試點政策,作出暫時進境修理貨物的監管參照保稅維修政策進行的規定,體現了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的要求。
我就簡要介紹這些,謝謝!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海南新聞聯播記者:
請介紹一下,《若干規定》主要針對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過程中哪些環境安全風險進行防控。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洪濱: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若干規定》主要針對從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口岸進境的各類貨物、物品、運輸工具和保稅維修、保稅檢測、保稅再制造業務等新業態帶來環境風險進行防控。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貨物、物品入境帶來的環境安全風險。貨物、物品通過不同形式入境,可能存在以偽報瞞報、夾藏夾帶等方式進口國家禁止并且存在環境安全風險的貨物、物品的情形。
二是入境運輸工具本身及其攜帶物的環境污染風險。固體廢物、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壓載水等均可能隨船舶、民用航空器等進境運輸工具傳入海南自由貿易港,存在環境污染風險,運輸工具本身使用的燃油、尾氣排放等也可能存在環境污染風險。
三是新業態可能帶來固體廢物非法入境的風險。開展保稅檢測、保稅維修和保稅再制造業務等新業態的貨物本身以及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下腳料、舊件、壞件等,可能帶來“以廢充舊”,非法進口固體廢物的風險。
因此,《若干規定》圍繞上述三個風險點,綜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度要求,提出了針對貨物、物品及運輸工具環境安全準入相關的條款。除此之外,《若干規定》將海南自貿港建設面臨的個性問題,包括中轉貨物貯存場地問題,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等新業態進行了專門規定,以彌補現有法律法規在這些管理方面的模糊或不明確地帶,在對上述風險點的防控的同時,也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
回答完畢,謝謝。
海南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第九條 禁止攜帶、運輸、寄遞法律法規禁止進境的物品進境”,請問“法律法規禁止進境的物品”有哪些?
海口海關法綜處處長郝純彥: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規定,海關總署于1987年首次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進出境物品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限制進出境物品表》,于1993年進行了修訂并以第43號海關總署令重新發布,又于2013年以第46號公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進出境物品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限制進出境物品表》實施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公告解釋,最終形成了我國《禁止進出境物品表》和《限制進出境物品表》體系。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禁止攜帶、運輸、寄遞活體動植物進境。我們《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第九條的規定,是對我國禁止進出境物品監管法律法規的細化,并明確:海關有權對進境人員攜帶、運輸、寄遞的物品進行檢查,發現攜帶、運輸、寄遞進境的物品屬于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進境的,海關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謝謝。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若干規定》作為一部法律法規,其中沒有具體的處罰內容,請問這個方面是怎么考慮的?謝謝。
海南省司法廳立法二處處長吳衛民: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對于進境貨物、物品及運輸工具違反《若干規定》的行為,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有明確的處理規定,根據立法法關于“制定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的要求,不再作重復規定。《若干規定》作了援引性規定,明確違反規定的行為,依照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謝謝。
海南特區報記者:
《若干規定》中提到保稅維修、暫時進境修理、再制造產品進口,這些新業態在海南發展前景如何?
海南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處長李春林: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海南保稅維修業務始于2021年,三年多的時間里,保稅維修業務迅速擴大。據海口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保稅維修貨值達25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6倍。從行業上看,海南以航空業保稅維修為主,擁有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海航斯提斯噴涂服務有限公司等維修企業。
關于再制造產品進口和暫時進境修理,這兩項都是2023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中的試點措施。截至目前,兩項試點均已落地實施,帶動了海南新業態的形成和發展。
暫時進境修理是《若干措施》給予海南的獨有措施之一,暫時進境修理就是保稅維修的升級版,維修后的貨物不僅可以像保稅維修貨物一樣復運出境,也可以根據需要內銷至國內市場,這在全國來講是一種新模式,有利于維修企業豐富業務場景,開展靈活經營。今年5月,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在新業務模式下開展了首單測試。12月3日,4輛由海口平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修的日本豐田叉車在海口綜保區內完成維修檢測,并按要求繳稅后出區銷售到國內,標志著“內銷”首單落地。
另一項試點措施再制造產品進口也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年6月,商務部批復同意省商務廳報送的試點方案和包含9項商品的試點產品目錄。9月,首家試點企業完成備案。12月11日,中車國際車輛產業(海南)有限公司自馬來西亞引進的2臺再制造車用變速箱順利辦結進口手續,標志著海南再制造產品進口首單落地,同時也是全國范圍內首次進口再制造變速箱。
上述新業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若干規定》中得到體現,充分顯示出海南自貿港始終高度重視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制度型開放,在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前列。后續,省商務廳將會同省內相關單位,繼續做好相關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和服務,不斷豐富業務場景,讓更多市場主體享受自貿港政策紅利。
回答完畢,謝謝。
茹英英:
謝謝李春林先生的詳實解答。各位記者朋友還有問題嗎?如果沒有,本場發布會的答記者問環節就進行到這里。記者朋友們如果有進一步的采訪需求,發布會結束后,請與我們省新聞辦的現場工作人員聯系,也請大家關注“海南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后續推送的本場發布會圖文實錄等相關信息。
希望記者朋友們持續關心關注我省環境安全風險和保稅維修、保稅檢測和保稅再制造等新業態的發展,加大宣傳力度,助力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再次感謝6位發布人的詳實發布和解答,也謝謝記者朋友們的積極參與。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