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一2026年)》專場
    2024-09-23 15:04 來源: 海南省新聞辦公室 【字體:   打印

    “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
    ——《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
    (2024一2026年)》專場實錄
    (2024年9月23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廖寶祺: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海南省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本場新聞發布會是“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四個專場——《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專場。這一政策對海南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海南省海洋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戴文達先生,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桔先生,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黃家林先生,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黃澎先生,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經濟發展處處長賓海先生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省海洋廳副廳長戴文達先生作主發布,向大家介紹《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有關情況。

    海南省海洋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戴文達:

    各位記者朋友、同志們,上午好!首先,感謝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界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的關心和支持。2024年8月7日,《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實施。下面我就《行動方案》做簡要介紹。

    首先,向大家介紹《行動方案》出臺的背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完善促進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健全維護海洋權益機制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多次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向海洋進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海南考察,都對海洋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對海南海洋經濟發展寄予厚望,強調要堅定走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這些重要部署和重要指示為海南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陸海統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積極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向海圖強、再造一個海上海南”戰略目標,在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中成立省委海洋發展委員會,組建了省海洋廳、省海洋經濟發展與資源保護研究院、省海洋和漁業監察總隊,并從深度融入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局出發,結合海南實際,強化頂層設計,編制出臺了《行動方案》。

    其次,我將就《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進行簡要介紹。《行動方案》緊緊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海洋強國以及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錨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以建設國家海洋領域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打造深海科技創新策源地為總體目標,堅持規劃引領、創新驅動、生態優先、開放合作,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

    一是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我省發展海洋經濟的主要目標。《行動方案》提出在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GDP比重33.8%的基礎上,海洋生產總值占比實現穩步提升,至2026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40%,為203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2035年突破1萬億元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海洋產業升級提檔加速,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效益明顯提升。

    二是提出了近三年加快推動我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行動方案》從海洋產業體系和發展支撐體系兩個維度提出7項重點任務、24個具體任務。這7項重點任務分別是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提升海洋傳統優勢產業、超前布局海洋未來產業、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促進海洋經濟開放合作和完善海洋經濟治理體系。其中前3項任務強調要著力打造“5+4+2”產業體系,即培育壯大深海油氣、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制造、現代海洋服務業等五個新興產業,優化提升海洋漁業與水產品加工、海洋旅游文化、海洋交通運輸、海洋化工等四個傳統優勢產業,超前布局深海、極地兩個未來產業,構建結構合理、相互協同、競爭力較強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后4項任務從科技創新、環境保護、開放合作、體制機制四個維度提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產業體系與支撐體系互為牽引、相互支撐、協同推進。

    三是提出了組織保障措施。包括加強黨對海洋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涉海工作協調推進機制,抓緊謀劃一批涉海重大項目,強化組織保障、人才保障、要素保障,加快形成海洋強省建設的強大合力;強化對重點事項、重大項目及配套措施的督促落實;強化海洋經濟統計調查,健全海洋經濟運行監測體系;支持建立海洋發展、海洋治理研究高端智庫,為高質量發展海洋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各位!

    廖寶祺:

    感謝戴文達先生詳實的發布。接下來,進入答記者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現在開始提問。有請第三排這位女記者提問。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海南新聞聯播記者:

    海洋漁業是海洋經濟中的重要傳統產業,2023年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和三年行動方案,今年省委、省政府在剛剛印發的《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一2026年)》中對海洋漁業又作出了工作部署,請問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將如何抓好落實,又有哪些工作舉措?謝謝。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經濟發展處處長賓海:

    首先,感謝這位記者關心關注我們的漁業產業。謝謝您的提問。去年以來,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錨定省委、省政府確立的“三個走”目標,堅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緊緊圍繞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培育漁業新質生產力,推動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省漁業產值562億元(含苗種產值),海洋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養殖增速連續兩年名列全國前茅,養捕結構優化到4.2:5.8,休閑漁業成為新的增長點,產值和接待人數分別增長90%、73%;水產種業主體數量不斷壯大,新品種不斷涌現,黃鰭金槍魚人工養殖、蘇眉魚和紅瓜子斑的人工繁育在海南實現首次突破;深遠海養殖走出“加速度”,2023年養殖水體增長30萬立方米,今年以來已增長63萬立方米;品牌影響力不斷增長,“海南鯛”區域公用品牌走向全球,海南東風螺、海南蝦苗享譽全國,海南東星斑成為全國熱銷產品,萬寧獲得“中國東星斑之鄉”美譽;漁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馮家灣等一批產業園加快建設,園區化規模化生產已初步成形成勢,2023年以來,獲批3個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試點單位,3大漁港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建成海洋牧場13個,其中國家級8個。

    下一步,我廳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一2026年)》《加快漁業轉型升級 促進海南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一2025年)》的工作部署,繼續錨定漁業“三個走”發展方向,發揮海南海洋漁業優勢,堅持“四個”聚焦,加快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為海洋強省作出新貢獻。

    (一)聚焦漁業這個農業“最強點”,進一步做大漁業產業。一是做強做優水產種業。聚焦“三魚一蝦一螺”做大熱帶特色種業,培育壯大水產種業主體規模,依托科研力量和“南繁硅谷”等科研平臺,推動水產種業科技創新。二是做大做強水產養殖。堅持陸海聯動、接力發展,以深遠海養殖、工廠化養殖和生態養殖為主要發力點,打造海上漁業示范區和現代漁業產業園區。三是加快發展休閑漁業。堅持項目帶動,加快推進“五個一”工程,推動休閑漁船和休閑漁業碼頭建設,打造共享漁莊、和美漁村等一批精品項目集群,推動“漁業+旅游”發展,打造休閑漁業精品旅游路線。

    (二)聚焦兩個市場,進一步做強水產品加工和冷鏈物流。一是穩步擴大國際市場。加快推動約亭、灣嶺、千家、塔嶺等農業加工園區建設,推動升級為省級重點園區,打造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支持企業開拓歐洲、東南亞、美洲、非洲等國際市場。加強與東南亞開展水產種苗、漁(海)產品的深加工等方面的區域合作,強化區域產業鏈聯動,探索打造面向亞太的海洋漁業產業發展中心。二是加快做大國內市場。搶抓食品加工政策風口,推動水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統籌一二產業發展,針對石斑魚、金鯧魚、東風螺等主養品種,引導企業水產品加工生產技術設備升級和生產線擴能,創新適銷對路的加工產品,搶占國內市場份額。三是完善市場交易和流通體系。推動海口、三亞、儋州等市縣建設水產品交易批發市場,依托三亞崖州、臨高新調、陵水新村三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建設水產品產地市場,配套建設冷鏈物流集散和配送中心。

    (三)聚焦水產品特色和質量,進一步擦亮創響漁業品牌。一是打造漁業品牌。著力打造“海南鮮品”區域公用品牌。持續宣傳推廣“海南鯛”區域公用品牌,創建海南好蝦苗、深遠海產品、休閑漁業等區域公用品牌。重點圍繞“三魚一蝦一螺”和特色捕撈水產品,打造一批地方水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二是宣傳創響品牌。依托漁業專題招商、冬交會、消博會等重要展會,宣傳推介海南水產品品牌。用好“海南鮮品”平臺、電視、廣播、抖音等媒體,推動品牌傳播及形象塑造。三是加強品牌保護。支持漁業產品申請商標注冊,將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漁業商標,納入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加強品牌保護。大力推動水產品“兩品一標”認證工作。加強水產品質量監管,保持水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99%以上,以質取勝,樹立市場好口碑。

    (四)聚焦漁業短板,進一步夯實漁業發展基礎。一是加快推動漁港和漁港經濟區建設。編制發布《海南省漁港經濟區總體布局規劃》(2024一2030年),完成三亞崖州、臨高新調、陵水新村3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建設。二是有力推動漁船管理改革。大力推動“三無”漁船整治,規范納入市縣屬地管理。推動漁船管理改革,在農業農村部指導下,印發漁船改革試點方案,穩步推進漁船改革試點工作。三是積極推動海洋牧場建管創新。創新公益性海洋牧場管護模式,以委托、先租后出讓等方式交由企業進行后續管理或運營。大力推動發展休閑型海洋牧場和增殖型海洋牧場,形成“海洋牧場+旅游”“海洋牧場+養殖”“海洋牧場+風電”多種模式,發揮海洋牧場更大的經濟效益。四是大力推動集中連片養殖區改造。支持和探索集中連片養殖區的集中取水、集中排水、集中處理模式,采取更加靈活的市場化機制,鼓勵各類社會主體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

    本次發布的海洋經濟行動方案有哪些亮點?未來我省海洋經濟發展如何布局?能否進一步介紹一下?謝謝。

    戴文達:

    感謝這位朋友的提問。《行動方案》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緊扣海南的特色和優勢,堅持創新驅動,深化產業融合,推動綠色發展,促進開放合作。未來我省海洋經濟的發展將圍繞“向海圖強”、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的戰略目標,通過多個維度進行布局。

    一是創新驅動,深海智造引領未來。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的最大特色和優勢是“深遠海”。為此,《行動方案》立足海南獨一無二的深海資源優勢,提出加快搭建高能級深海科技創新載體平臺,強化科技攻關與成果轉化,著力打造由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和活躍的創新型小企業共同組成的深海領域創新生態。以提升“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能力為目標,構建完善的深海產業鏈,努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深海產業集群。

    二是融合發展,建立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依托海南區位優勢和自由貿易港政策紅利,吸引資本和創新要素向海洋產業集聚,《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加快構建“5+4+2”產業體系,五個新興產業具體指加快深海油氣增儲上產、做大海洋新能源產業、特色化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做精海洋生物制造產業、做優現代海洋服務業,四個傳統優勢產業指推進海洋漁業與水產品加工產業提質增效、提升海洋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品質、推動海洋交通運輸業智慧綠色轉型升級、延伸海洋化工產業鏈,兩個未來產業指探索開發深海資源、培育發展極地產業,形成多元化、融合發展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三是生態優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在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深入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強海洋和海岸帶國土空間管控。健全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強化海洋綜合執法,筑牢海洋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屏障。強化海洋綠色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謀劃建設綠色低碳臨港產業園,推動能源生產消費綠色化、低碳化。加強海洋碳匯開發與利用,有序開展碳匯試點。

    四是開放合作,不斷拓展藍色伙伴關系“朋友圈”。《行動方案》強調開放合作的重要性,積極推動我省海洋經濟與國內外其他地區的交流合作。通過借力國際交流平臺,提升我省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影響力。通過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促進區域聯動發展。通過共享資源、共謀發展、共擔責任,構建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

    謝謝。

    海南特區報記者:

    海南發展海洋生物制造產業有什么優勢,下一步的產業布局是什么?謝謝。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黃家林:

    感謝媒體朋友的提問。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打造生物制造戰略性新型產業,將生物制造打造成新增長引擎。發展生物制造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產業發展創造新動能,各地都在聚焦自身特點和優勢,密集打出高質量發展“組合拳”,持續加快釋放生物制造產業發展潛力。

    海南發展海洋生物制造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資源優勢,海南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作為“藍色藥庫”有著超過地球總量80%的生物,開發潛力巨大;二是政策優勢,海南自貿港的開放政策和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的特許醫療政策等,為海南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提供獨政策優勢;三是平臺優勢,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三亞深海化合物資源中心著眼深海生物開發領域,逐步建立深海生物樣本采集、深海樣品生產改造、生物活性篩選鑒定等平臺;海口國家高新區已形成“海口藥谷”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等;四是產業基礎優勢,海南在高端食品加工、生物醫藥、全生物降解材料等產業產值規模已近800億元,有了比較好的產業基礎。

    下一步海南將圍繞做精海洋生物制造產業。發揮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等優勢,在海口、瓊海等地推進海洋生物醫藥產品研發、先行先試和落地轉化。在三亞、樂東等地發展海洋生物基材料,利用藍藻、紅藻等海洋資源制造聚乳酸、卡拉膠纖維等材料。在儋州、海口等地建設海洋生物制造中試孵化平臺,豐富涉及功能食品、日化品、微生物制劑等行業中海洋生物制造產品的種類。

    謝謝。

    三沙衛視記者:

    《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一2026年)》中提出要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請問海南如何在科技方面因地制宜向海圖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謝謝。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桔:

    感謝您對海南科技的關注。海南科技創新發揮好海洋深度優勢,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努力“向海圖強”。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組織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發展海洋科技,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首先,打造承接國家戰略任務的科技創新平臺。依托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集聚優勢資源,推進三亞深海科考碼頭與岸基保障設施等一批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臺的建設。我們也成立了海南省深海技術創新中心,并實體化運行,引進和培育深海科技企業在本地發展,建設“深海技術裝備海試共享航次平臺”和產業化聯合實驗室,打通企業下海通道。聚焦藍色糧倉戰略和海南“南繁”水產產業發展的需要,掛牌運行了海南省種業實驗室,推動建設水產種業科研基地。

    二是組織開展海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省科技專項的引導作用,圍繞海洋關鍵技術與裝備、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海洋領域科技創新,設立“陸海空”科技專項,實行“一把給”+“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賦予創新主體自主權。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主導的深海科技創新體系,扶持深海裝備制造、深海油氣資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的發展。在海工裝備方面,我們的載人深潛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載人深潛次數位居世界首位,成功布設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通過深潛活動,在南海深海發現重大文物,填補了我國深海考古的空白。在深海資源開發方面,“深海一號”鉆井平臺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實現多個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獲得2022年度省科技進步特等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省首個深海領域國家科技獎,也是我省首次企業牽頭獲得國家科技獎。

    三是推進海洋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獨具海南特色的藍色伙伴關系。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科技合作三年行動方案,營造自由貿易港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中國科學院深海所聯合新西蘭、印尼等國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分別在克馬德克海溝、爪哇海溝共同開展載人深潛科考,取得了一批重要科考成果,開辟了我國深淵深潛科考新疆域。

    另外,我省成功舉辦第二屆海南自貿港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論壇暨深海科技創新大會,21個國家270多家機構1000多名中外嘉賓出席。論壇期間,正式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共識聚智蔚藍:科技支撐海洋可持續發展》和《中國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及利用技術發展路線圖》。

    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大洋發現計劃”,推動發起“全球深淵深潛國際大科學計劃”,充分展示了海南在開放、創新與合作方面的積極形象。

    謝謝大家。

    南方日報記者:

    海洋交通運輸業作為海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問,我省在打造海洋交通運輸業新質生產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后續還有哪些推進舉措?謝謝。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黃澎:

    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海洋交通運輸業是海南自貿港發展的重要基石,海南四面環海,發展港航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省委、省政府、交通運輸部的堅強領導下,在沿海市縣黨委、政府和兄弟廳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堅持“適度超前、互聯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綠色”的發展理念,推動海南海洋交通運輸業在“十四五”期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是水上運輸業強勁增長。2023年全省水路運輸客運量2284萬人次、貨運量2.7億噸,比2020年增長98%和116%,水上運輸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省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69條,形成“兼備內外貿、通達近遠洋”的發展新格局。特別是洋浦港發展尤為亮眼,2023年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83萬標準箱,比2020年增長78%,歷史性躍升至全國第17位,并躋身全球百大集裝箱港口之列;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船舶達46艘、531萬噸,位居全國各省市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第二名。

    二是港口規劃和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馬村港區、三亞港區、八所港、金牌港等港口規劃修編先后獲批。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等重點港航項目正加快推進。

    三是游艇旅游市場持續繁榮。我省登記游艇超1730艘,位居全國前列。今年1—8月接待游艇出海16萬艘次、99萬人次,同比增長18%和3%,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下階段,我們將從六個方面推動我省海洋交通運輸業新質生產力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始終堅持規劃引領。我們將加快推進洋浦港、海口港、清瀾港等港口規劃,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二是不斷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洋浦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洋浦港區2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馬村港三期項目、三亞國際郵輪港一期項目、八所港高排港區一期工程等重點港航項目建設,為港口提質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大力拓展全球航線網絡。我們將不斷織密連接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近遠洋集裝箱班輪航線,并抓緊謀劃開通連接美洲、歐洲的遠洋集裝箱班輪航線,積極拓展海南自貿港“朋友圈”。

    四是持續提升瓊州海峽運能。我們將加快推動湛海高鐵輪渡碼頭項目落地實施,同時在港口泊位升級改造、增加新型高效滾裝船和平板貨船運力、增強船員儲備、數字化賦能等方面打出“組合拳”,多舉措提升瓊州海峽服務保障能力。

    五是全力推動港航業智慧綠色發展。我們將開展洋浦港等重要港航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推動我省港航業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六是做優做強現代航運服務業。我們將大力推動船舶保稅燃料加注、船員綜合服務等產業發展,加快建立國際航運交易所,培育修造船、油品加工與供應和高端航運服務產業,促進航運要素快速集聚海南,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供應鏈服務體系。

    謝謝!

    廖寶祺:

    謝謝黃澎先生的詳實解答,通過您的解答,讓我們更加了解到我省在打造海洋交通運輸業新質生產力方面取得了比較亮眼的成績。

    各位記者朋友還有問題嗎?如果沒有,本場發布會的答記者問環節就進行到這里。記者們如果有進一步的采訪需求,歡迎在發布會結束后,請與我們省新聞辦的現場工作人員聯系,也請大家關注“海南發布”微信公眾號后續發布的相關信息。

    希望記者朋友們持續關注和報道《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實施進展情況,為海南省海洋經濟工作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再次感謝5位發布人的詳細介紹和解答,也謝謝記者朋友們的積極參與。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高清视频|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91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最好看的2018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