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東坡去打卡
東坡書院:啟瓊崖文脈
居儋三年間,東坡設帳講學明道,敷揚文教,開啟瓊崖文脈。近千年后,東坡書院成為海南重要的人文旅游勝跡之一。
“學校大門”前,是寬闊的荷花池,門前的“東坡書院”四個大字,由清代舉人張績所作。
走進院中,人隨景動,一座名為“載酒亭”的亭子映入眼簾。載酒亭分上下兩層,上層四角,下層八角,各角相錯翹起,呈欲飛之勢。亭內四周廊板上刻繪著東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圖錄,其中東坡與春夢婆的故事最是引人注目。“有一天東坡走在路上,看見這個老婦人提著竹籃給家人送飯,東坡便調侃道:‘云鬢蓬松兩腕粗,手攜飯榼去尋夫。’沒想到老婦人不客氣地回應道:‘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得朝廷貶你無?’這讓蘇東坡深感驚訝……”載酒亭內,保安廖福貴可是個“名人”,他不僅能以導游身份向游人講述這些故事,還能背誦東坡詩詞,可見東坡文化歷時千年仍在影響“學生”。
穿過載酒亭,便到了東坡書院的前身——載酒堂,醒目的“先生悅之”牌匾高懸正門之上,東坡、其子蘇過與學生黎子云的塑像立于門內,微風拂過,細細聆聽,耳旁似有悠揚的讀書聲掠過。
載酒堂是東坡當年以文會友、啟迪教化的地方,是這所學校的“課堂”,始建于北宋紹圣五年(1098),取《漢書·揚雄傳》“載酒肴從游學”之義。從此,儋州教化日興,書聲瑯瑯,弦歌四起。正如元代《重修載酒堂記》記載:當是時,人皆化之,文學至今而盛。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