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東坡去打卡
通潮閣:倦客歸路遙
茸茸淺草簇擁著橫七豎八的石柱石墩,歷史的痕跡被歲月淹沒。如果你試著在這尋找“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的共鳴,可能會感到一絲失望。
曾經的“通潮飛閣”,如今只留殘景。但即便如此,蘇詩的絕響,卻能讓千年前的詩意和風雅在此回蕩。
在即將離開海南渡海北歸的前夕,蘇東坡在通潮閣留宿候船。三更時分,在“倦客愁聞歸路遙”的心情中,看著白鷺展翅翱翔,不由得貪看美景而忘歸,直到那青色的樹林淹沒在海潮中。
轉念,又聯想到能北歸中原、回到家鄉,于是提筆直抒胸臆:“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本來都打算在海南終老了,誰能想到皇帝還能把我叫回去,東坡的心情由此激動起來,卻發現中原仍在“杳杳”之處,自己與中原之間還隔著綿綿青山。
立于通潮閣之巔,蘇東坡的心緒仿佛與潮水共鳴,時而寧靜如鏡,時而波濤洶涌。他既感到喜悅與振奮,又懷有憂愁與緊張。細膩而復雜的情感,孕育了不朽的詩篇,也無意中賦予了通潮閣一抹傳奇色彩。
如今,詩人早已作古,那座讓蘇東坡曾留下千古詩篇的通潮閣也已經在歲月變遷中蕩然無存。唯有日夜奔流的澄江河水濤聲依舊,在翻滾中氤氳著悠悠往事。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