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一季度完成投資逾38億元
同比增長39.38%
海南日報記者 高懿
“有問題及時解決,不拖延不推脫,對項目建設而言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最好的投資熱土。”4月18日,華東師范大學澄邁實驗中學二期項目代管方項目經理劉敬濤指著正在拆除外架的教師公寓說,項目建成后,可有效保障該縣的教育事業發展。
項目建設一方連接著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承載著社會民生保障。從升級預警機制到列清單、設坐標……2023年一季度,澄邁延續2022增長勢頭,在項目加速推進的背后,不斷加大對固定投資的強有力機制與制度支撐。
“三張清單”保障民生
四棟八層教師公寓封頂,預計今年9月入住;2個月,項目建設完成10%,整體建設進度為35%……4月18日,在澄邁縣老城鎮,華東師范大學澄邁實驗中學副校長姜童細數著該校二期項目的進展情況。
“讓老師們盡快入住教師宿舍是保障教學的重點。”姜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近年來優質學校不斷落戶澄邁,吸引本地學子回流,住房保障至關重要,加速建設刻不容緩。
一頭是沖擊固投的項目加速,一頭是民生教育的百年大計,成為澄邁縣一季度固定投資實現“開門紅”的首要問題。
“‘三張清單’的責任落實機制是關鍵。”澄邁縣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崗負責人史張馳告訴記者,華邁二期項目是該機制成功落實的范例。
為全力推動華邁二期項目建設,澄邁縣建立由項目清單、問題清單、履職清單為主體的工作機制,實現項目問題收集、轉辦、督辦全流程閉環管理,精準、高效解決項目問題,推動華邁二期項目高質量建設。
清單已有,如何量化執行?“答題的關鍵就在建立‘橫縱坐標’問題化解機制。”史張馳介紹,縱坐標是每個項目名稱,橫坐標是該項目全流程存在的問題,項目問題收集后,理清各環節責任、研判提出倒排工期,明確辦理單位責任領導、經辦人,對項目問題和各環節流程實行限期辦結。
“四色預警”護航項目建設
從老城鎮高鐵站出發,沿站前路步行600米,道路兩側的轟鳴聲不絕于耳, 一側是開發區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一側是海南生態軟件園科技企業加速園(以下簡稱加速園),產業集中、空間集聚的新城效應初現。
“落棋澄邁,落地海南生態軟件園,只為加速孵化數字經濟企業。”在加速園副總經理吳金榮的帶領下,記者看到具有濃郁熱帶雨林景觀的辦公樣板示范區已建成。
“加速園區域規劃有9個組團,其中已建設的2個組團19棟單元式辦公場所在一季度進入收尾,目前以建筑幕墻及內墻砌筑施工為主,在建的組團將于今年年底完成驗收。”加速園工程負責人曾勇介紹說,一季度該項目已投入資金9200萬余元,完成整體工程進度的20%,為2023年整體項目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項目基礎已經奠定,政府如何持續發力,助力項目良性發展?
2023年,澄邁升級“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為“四色”,按照項目推進序時進度,增加“黑色嚴重警告”,有效推動解決部分公共工程項目進展緩慢的問題,加快項目規范建設。
“加速園是‘綠黃紅黑’四色預警機制中‘綠色表揚’的代表。”史張馳告訴記者,四色預警機制以對項目年度投資目標完成情況為衡量標準,定期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投資完成情況等進行調度。
項目定位不同,但目標一致——延續來之不易的“開門紅”。在澄邁縣各個園區,一個個充滿含金量的重大項目,讓產業特色愈發鮮明,社會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澄邁縣一季度完成投資38.26億元,同比增長39.38%。
(海南日報金江4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