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地名記錄海南地方經濟變遷
    2025-08-26 10:53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打印

    地名記錄海南地方經濟變遷
    地名中的經濟烙印


    清咸豐《瓊山縣志》中的“塔市”。楊樹供圖

    ■ 楊樹

    地名不僅僅是簡單的地理標識,它往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海南,有一類地名遺留著濃重的經濟活動印記,比如塔市、文市、花場、鹽場……這些地名,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活態檔案,見證了地方的歷史變遷。

    市:塔市、文市

    市,也可以稱為集市,是指民眾定期聚集、進行商品交易的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和地區普遍存在。在海南,有一些老百姓習慣稱去鎮墟為“去市”,這一個“市”,就是集市。“市”在海南是老百姓的口頭地名,很多地方也演變為真實地名,比如文市鄉、塔市村。

    塔市村位于海口市東北部沿海,此地的前身是一處集市。“塔”曾經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筑物,如今已經不存。關于塔市村的石塔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明代一個姓胡的道臺,在此處建一座十一層的石塔,1967年石塔被毀;其二,元代時當地僧人僧無我在家鄉建了一座塔,塔的名稱為“雷順塔”。

    如今,難以考究塔市因哪一座塔得名,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地有遠近聞名的古塔,塔下形成市集,地方久而久之得名“塔市”。

    塔市靠海,北面就是瓊州海峽。塔市人靠海吃海,不少百姓以打魚為生,漁民從海上打撈上來的海鮮常常供不應求,趕集之日尤為緊俏,生意格外興隆,很多外地游客紛紛趕來,搶購海鮮或是吃上一頓海鮮大餐。如今,塔市街上商鋪數量寥寥,看不到往昔的繁華景象,不過對于本地老百姓來說,大海就是一片寶藏,尋常人家劃著小船,或是幾家合有一條大船,耕海謀生,日子過得安穩愜意。

    作為市集,塔市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在依然以這一形式延續著強大的生命力。

    文市鄉原來是位于瓊海市西南部的一個鄉鎮,2002年鄉鎮撤并時,并入了陽江鎮,如今當地還有文市墟、文市村。文市舊稱“牛市”,在民國初期只是一個鄉村攤鋪,當地耕牛多,后來逐漸發展為耕牛交易集市,地方因此稱為“牛市”。1955年,此地設置鄉鎮,又置鄉政府于此,地名也雅化為“文市”。

    文市是革命老區,如今在文市墟就有革命遺址。火燒文市炮樓遺址坐落于瓊海市文市墟的文市小學院內。1931年,國民黨于樂會縣文市墟修筑一座炮樓,并派駐一個民團中隊駐守。該炮樓切斷了陽江至中原的交通線,對樂四蘇區造成嚴重威脅,周邊百姓屢遭騷擾盤剝,苦不堪言。為拔除這一威脅,紅三團決定發起行動。9月,紅三團主力聯合紅色娘子軍、赤衛隊向炮樓發起進攻。紅軍與赤衛隊采用挖地道的方式,將柴草運送至炮樓底部點燃,熊熊大火包圍了炮樓。在烈焰炙烤下,團丁們被迫打出白旗,從炮樓走下向紅軍繳械投降,民團中隊被全部俘獲。

    場:花場、鹽場

    場,有“場所”之意,也代表經濟活動的場所。在海南,就有不少代表經濟活動場所的“場”字地名。

    澄邁縣福山鎮有花場灣、花場河、花場村,“花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清光緒《澄邁縣志》有相關記載:“花場市,舊名頭昌,在那蓬都。”

    花場市的前身為站市,這是清康熙元年(1662年)時設立的墟市。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站市改稱頭昌市,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改稱花場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1962年間,澄邁曾設立花場鄉,后來撤銷并入福山鎮。

    花場原名“灰場”,是指燒制石灰售賣的場所。因海南話方言“灰”和“花”同音,故定名為“花場”。

    花場市曾是澄邁有名的貿易集市,因為緊鄰花場灣,有通商港口,船舶可以通往島內儋州、海口以及島外廣東、廣西等地,因此集市成了商賈往來之地。因花場市在清代時一度繁華,故而澄邁縣盛傳“有福山先有花場”一說。花場村的老人回憶,靠海的花場村過去曾盛產珊瑚,珊瑚經灰場燒制成灰后售賣,過去有村民靠此謀生,地方也因此得名。

    與花場村相似,儋州市新州鎮也有一個村落以“場”命名,那就是鹽場村。

    鹽場村所在的儋州地區制鹽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唐代。據記載,福建莆田的譚姓鹽工于唐末為躲避戰亂遷居儋州,開創古法曬鹽技藝,后來人群聚集,逐漸形成鹽田村等制鹽聚落。新州鎮鹽場村作為儋州北部灣沿岸的古村落,其歷史與海南古代鹽業發展密切相關,形成的方式也與鹽田村相似,村民最初也制鹽、賣鹽,圍繞制鹽場所形成一個村落,而這一村落也直接以“鹽場”來命名。

    鹽場村雖小,歷史上卻曾經是儋縣縣公署駐地,1920年冬天,千年古城中和被焚毀后,儋縣縣衙臨時搬到鹽場村。民國《儋縣志》有相關記載:“民國八、九年間,鄧本殷據瓊,稱八屬總指揮。初時,亦軍民相安,奈日久弊生,苛捐雜稅紛至沓來。瓊民之受其敲吸者,不一而足。……儋縣李縣長治,因無兵保守,乘夜潛逃,遂至縣城無主,人心惶惶。而各村……乘機借開水為名,如蟻附膻,愈集愈眾,竟于九年八月十八、十九等日,焚毀全城三千戶,死亡七八百人。”因古城中和被毀,喪失了行政功能,國民黨政府不得已將縣公署搬至鹽場村,時長半年。

    如今,鹽場村老百姓已經不制鹽、賣鹽,但村落仍沿用舊名。

    鋪:米鋪、鐵鋪

    在海南,當作“驛鋪”之意的“鋪”常見于地名當中,比如海口市頭鋪村、北鋪村。同時,區別于“驛鋪”,當作“店鋪、商鋪”之意的“鋪”也常見于地名當中,比如米鋪村、鐵鋪村。

    米鋪村位于海口市瓊山區府城東郊,地處南渡江支流美舍河(古稱河口河、學前水等)故道北側,歷史上曾是連接府城與外界的水路交通樞紐。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瓊州府治遷至府城,隨后府城的人口逐漸增多。南渡江與美舍河交匯,舟楫往來方便,水路交通方便,商船可通過美舍河直達米鋪村,再由米鋪村前往府城東門,商船運來的貨物又可由東城門進入城內。

    隨著府城人口的增多,所需糧食隨之增長,米鋪作為水路運輸的主要交通樞紐,大米等貨物需經此中轉再運到府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賣米的地攤和店鋪,后來又逐漸形成村落集市,人們便以“米鋪”來給地方命名。直到民國之后,米鋪村一帶還是米鋪集中地。

    如今,美舍河上舟楫已不能往來,運糧碼頭也不復存在,商場、農貿市場和居民樓代替了原先的米鋪,不過“米鋪”之名也一直在使用。

    儋州市東成鎮鐵鋪村得名方式與米鋪村有些相似。相傳,鐵鋪村先祖來自廣東高州,村民先是養鴨、賣鴨,因此將村落命名為“鴨鋪”。后來,村民改做打鐵、賣鐵器的營生,村落因此被改稱“鐵鋪”。

    經濟類地名小檔案

    市:指集市

    如塔市村、文市村等

    場:指場所

    如花場灣、花場河、鹽場村等

    鋪:指驛鋪、商鋪

    如頭鋪村、米鋪村、鐵鋪村等

    文字\侯賽

    制圖\張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夜色资源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97无码免费人妻超|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