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千古第一悼亡詞
阮忠
人生而有死,死者逝會給生者留下無窮的悲戚,于是能文者以詩文悼亡成了生活常態。古代的悼亡詩,最早有《詩經·秦風·黃鳥》,悼念為秦穆公殉葬的秦國三賢;其后有屈原的《九歌·國殤》,悼念為國捐軀的將士。西晉潘岳以詩悼念死去的妻子,留下三首《悼亡詩》,為后人所知。而以詞悼亡妻,寫得最好的是蘇東坡。
東坡一生有兩位妻子,即王弗和王閏之,還有一位侍妾王朝云。王弗16歲嫁給東坡,十年后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病逝,留下長子蘇邁。她死后,表妹王閏之嫁給東坡,生下二子蘇迨和三子蘇過。侍妾王朝云為蘇東坡生下四子蘇遁,蘇遁幼時夭折,因此一般稱蘇過為小兒。東坡親歷妻子和侍妾三人先后死去,唯獨給王弗寫了悼亡詞,這就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又名“江神子”。詞前有小序:“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乙卯”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任太守。時隔十年,他忽然在一天晚上做夢夢見王弗,夢醒時分心緒難平,乘興填了這首小詞。
王弗是東坡的同鄉,眉州青神人,少即知書達禮。東坡19歲娶了王弗后,有了新的生活。王弗曾告誡他遠行在外,做事宜謹慎;與人交往,當遠離阿諛奉承的人。就是這樣一位賢惠的妻子,竟早早和他永別了。王弗死后,他寫了《亡妻王氏墓志銘》,后來又遵父囑把王弗從汴京移葬到家鄉眉山父母的墓旁。
東坡在夢里見到愛妻王弗,想到這十年死者茫茫,生者也茫茫。十年中,父親蘇洵病故,他和弟弟蘇轍扶父親靈柩回鄉;老師歐陽修死去,他少了一位特別賞識他的人生引路人。東坡自己緩慢改良社會的主張,不同于王安石急劇變革的社會方略。王安石當政時,東坡自求離開京城去做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再到密州做太守,人生似乎有點迷茫。
東坡思念王弗,說出“不思量,自難忘”,是愛的刻骨銘心。而“千里孤墳”與后面的“腸斷”,引用了唐人“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的典故,映出他人生的孤獨與凄苦,最后以“無處話凄涼”道出了難言的感傷。詞中,他讓亡妻在夢中復生:小軒窗前輕弄發髻、略施粉黛,依舊年輕靚麗,可二人相顧無言,淚灑千行,就在相思之苦成重逢之樂時,夢破了,東坡仍舊處于相思和迷茫的狀態中。
清代納蘭性德也曾以《浣溪沙》詞悼亡妻。他在夕陽時分沉思往事,眼前浮現出“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的景象,感慨當時的不經意,以見彼此深情。納蘭性德這首詞也廣為流傳,但終不及東坡這首悼亡詞的思緒深沉綿邈,被人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難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