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肺病患兒來瓊尋求治療,海南專家貼心護航提供就醫保障
3000多公里的跨國生命救援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5日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珂 武佳)11月14日晚,一輛疾馳的急救車駛入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1歲的蒙古國患兒阿·蘇德額爾德尼在媽媽的陪同下,開啟在海南的就醫之路。
據了解,阿·蘇德額爾德尼因呼吸困難、活動耐量下降、不能離開吸氧機,被確診為間質性肺疾病合并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病情危重,在當地多方求醫無果后,家人帶著希望,從蒙古國烏蘭巴托啟程,跨越3000多公里抵達海南,來到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慢肺中心尋求救治。
孩子的求醫之路始于其出生后不久。因持續呼吸急促、喂養困難,他在蒙古國輾轉多家醫院,當地醫院也邀請國外專家進行會診,經過治療,仍有呼吸困難、不能脫離氧氣。今年9月初,家屬通過國際醫療渠道聯系到知名“慢肺”專家、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慢肺中心主任馬明廣。經過多次遠程會診,馬明廣判斷患兒仍存在治療希望,協助調整治療后,患兒呼吸困難情況有所好轉,但受限于當地醫療條件,難以實施系統干預。為進一步治療,家人決定前往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就醫。
然而,長途飛行對一名需持續吸氧的重癥患兒來說風險極高。“高空缺氧可能誘發急性肺動脈高壓危象,危及生命。”馬明廣在行前評估后,立即制定個性化轉運方案,并主動協調全程醫療保障。為確保患兒能攜帶制氧設備登機,醫院團隊與多家航空公司溝通協調,并順利解決問題。因航班在呼和浩特中轉,馬明廣專門飛赴呼和浩特接機護送,“小寶寶的每一次呼吸,都牽動著我們的心。”他說。
抵達海口當晚,醫院迅速安排120救護車、翻譯志愿者等,為患兒提供就醫保障和溫馨就醫環境。入院后,馬明廣組織多學科會診,發現患兒除肺動脈高壓外,還存在右心增大、右心功能低下,隨即啟動“心肺一體化”治療方案,融合“低流量氧療+霧化輔助”等綜合措施,幫助改善患兒血氧飽和度。
“我們相信能在這里找到孩子健康的希望。”患兒母親說。
據了解,接下來,阿·蘇德額爾德尼將在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接受為期1個月的系統治療,等到能夠脫氧,并自主生活,就可以康復出院回國了。
馬明廣表示,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海南對肺病患者治療和康復是有幫助的,近期陸續有來自北京、深圳等城市以及新加坡的肺病患兒到海南尋求治療。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