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再制造會議在澄邁舉辦
探路綠色循環經濟新賽道

二〇二五中國·澄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醫療器械再制造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參加2025中國·澄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醫療器械再制造會議的嘉賓合影留念。(主辦方供圖)
海南日報金江10月18日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黨朝峰)“這是一場干貨十足的會議,給我們醫療器械行業從業者帶來滿滿的發展信心!”10月18日下午,在2025中國·澄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醫療器械再制造會議嘉賓交流環節,多位與會人員發出感慨。
醫療器械再制造產業規模有多大?發展核心重點有什么?……本次會議以“共探綠色‘一帶一路’醫療新模式”為主題,匯聚了政府部門負責人、外國駐華使節、領軍企業代表,圍繞醫療器械再制造的國際合作、技術標準與市場機遇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海南自貿港政策下醫療器械再制造產業的發展路徑與全球機遇,達成多項產業合作意向。
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
醫療器械是守護生命健康的重要一環,醫療器械再制造更是綠色循環經濟的“黃金賽道”——它能實現資源高效復用、降低醫療成本,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
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二手淘汰醫療設備價值已達500億元人民幣,全球二手醫療器械流通市場規模高達3500億元,并以年均復合增長率5%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至2030年將突破4500億元。
在專題演講環節,多位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分享了前沿洞察。上海醫療器械研究所所長許尚苗對二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趨勢作出研判:“標準化與可追溯性是行業健康發展的生命線,未來競爭的核心,在于建立不亞于原廠標準的再制造質量體系,并構建覆蓋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溯源平臺。”
九州通(武漢)醫療設備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志成從市場角度分析指出,中國每年退役的醫療設備價值高達數百億元,是一座尚未充分開發的“富礦”。他認為,“在海南建立集散與再制造中心,不僅能夠提升國內資源利用效率,更將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醫療設備循環體系提供重要跳板。”
自貿港政策+區位優勢助力產業發展
“發展醫療器械再制造產業,是澄邁落實海南自貿港戰略、搶占綠色低碳新賽道的重要布局,我們有信心以最優政策和最好服務歡迎全球企業來澄邁投資興業,共同將醫療器械再制造這塊‘試驗田’深耕為‘高產田’。”澄邁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上明說。
近年來,澄邁緊抓自貿港建設機遇,優化營商環境,深耕高新技術產業與現代服務業。澄邁具有完備的工業基礎,坐擁“不是海口、就在海口”的黃金區位,更有持續升級的產業配套政策:企業可享“零關稅”、加工增值等稅收紅利,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外國技術專家、商務人士憑借85國入境免簽政策,可隨時暢通交流。
津巴布韋共和國特命全權公使格拉希亞·尼亞古斯對海南的區位與政策優勢同樣表現出濃厚興趣,并在致辭中表示:“非洲市場對高性價比、高質量的醫療設備需求巨大,海南自貿港具備優越的區位條件與制度開放環境,有望成為連接中國先進再制造技術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醫療市場的重要樞紐,我們期待與海南在此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醫療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發布倡議+簽署合作備忘錄促產業加速落地
本次會議不僅是思想交流的平臺,更是推動產業務實合作的起點。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會議取得了多項實質性成果。
大會發布《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醫療新模式·澄邁倡議》,呼吁全球產業伙伴共同推動醫療器械再制造領域的標準互認、技術共享與市場開放,探索建立跨境溯源機制與國際認證銜接體系。
絲達飛(海南)醫療器械貿易有限公司與多家國內外合作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內容涵蓋設備采購、技術合作與市場開拓等多個維度,標志著以海南為節點的醫療器械再制造產業生態初步形成,為海南乃至中國醫療器械再制造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下一步,澄邁將圍繞峰會共識,加快出臺專項政策,完善產業配套體系,推動合作意向轉化為落地項目,切實將“藍圖”逐步轉化為“實景圖”,助力綠色“一帶一路”醫療合作走深走實。
本次會議由澄邁縣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承辦,絲達飛(海南)醫療器械貿易有限公司協辦。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