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探索創新素質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多彩課程滋養成長之路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佳琪
鼻簫的聲音悠揚婉轉,將人們帶入了古老的黎族村落;灼吧的聲音清脆悅耳,猶如山間的清泉流淌……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華中師范大學順湖中學的報告廳內,傳出了一陣悅耳的旋律。
舞臺上,20多名學生身穿黎族傳統服飾,手持鼻簫、灼吧等黎族傳統樂器,手指靈活地在樂器上跳躍,奏出了美妙的音符。
“學生們的表演很精彩,讓我們感受到了陵水當地文化的魅力!”學生們展現的近期在校本課程和社團課程的學習成果,讓由省外過來交流的教師們贊不絕口。
掐絲琺瑯彩、黎錦編織、黎族樂器、竹竿舞、無人機航拍……走進華中師范大學順湖中學,豐富多彩的社團課程令人眼前一亮。
“學校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設立了涵蓋心理健康、非遺藝術、創作藝術等多個學科的30多門課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華中師范大學順湖中學團委書記李苗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這些社團活動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發展個性、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我們每周都會上兩節社團課程。我喜歡黎族文化,因此選擇了黎族樂器這門課程。”華中師范大學順湖中學七年級學生陳宛儀說。
華中師范大學順湖中學校本課程相關負責人伍倩嵐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校本課程與社團課程的有效實施,學校組建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并積極引入校外教師、民間藝人等優質教育資源。
在陵水縣實驗小學,論語、數獨、英語歌謠、美術主題創作等校本課程有序開展。
“在傳統課程的基礎上,我們不斷探索開設校本課程,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陵水縣實驗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數獨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論語課程能夠讓學生理解經典的同時,產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這些課程緊密結合學生的多元需求,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綜合素養。
各學校大力開展校本課程與社團課程實踐,是陵水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縮影。近年來,陵水加強校園素質教育建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不斷探索特色教育模式。各項新型科技比賽精彩紛呈、特色課程全面開展……在陵水,素質教育正以蓬勃之勢,滋養著莘莘學子的成長之路,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教育新畫卷。
(本報椰林12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