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山海扎根擔使命 向海圖強啟新程——寫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深度轉海十周年
    2025-06-08 07:46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打印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校園一景。(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供圖)

    海南的優勢在海,海南的潛力在海。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地處熱帶、毗連深海的海洋大學,學校自誕生以來,就與海南共發展。

    作為海洋大省填補海洋大學空白的拓荒者,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原瓊州學院)的海洋底色曾經并不深厚,為不負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期盼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重托,2015年,學校更名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開啟了向海而行的嶄新篇章;2018年,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整建制轉隸學校,涉海辦學空間和辦學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學校崖州灣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深度融入自貿港建設,與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多所高校協同發展。在跨越式發展征程中,自然資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三亞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學校迎來“四方共建”發展機遇;中國海洋大學對口支援,為向海奮進注入強勁動力。

    十年轉型,十年砥礪,十年轉海,十年耕耘,從白手起家到碩果累累,學校以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為己任,凝心聚力,奮楫爭先,實現了從傳統師范類院校向高水平應用型海洋大學的華麗蛻變,書寫了新時代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生動典范。

    胸懷“藍色夢想”

    構筑海洋人才高地

    學校強化“藍色思政”引領力,創新構建“海洋+”育人體系,將海洋元素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鏈條。學校樹立“三維融合”育人理念,推動海洋意識與理論宣講有機統一、海洋元素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海洋文化與校園建設交相輝映,著力培養具有深藍情懷的時代新人。

    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通專融合、多元開放的課程結構和體系。構建“1445”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體系實踐模式,將“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價值理念內化于師生心中。創新打造“青帆”青年講師團,開創“海洋特色+青年話語”理論傳播新形式;深挖涉海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海洋通識課程”三位一體育人課程體系;依托“世界海洋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精心打造海洋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持續營造向海而行的文化氛圍。發揮“學生社區+網絡思政”雙平臺育人成效,構建輔導員管理智慧系統,構筑從“指間”到“心間”特色網絡育人體系,獲評教育部優秀易班共建案例。

    學校堅持引育并舉,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緊扣海洋辦學特色,推進高層次人才“靶向”引進,重視優勢特色創新人才團隊建設,涉海師資隊伍中高級職稱人數占比近半數,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較轉型初期提升21個百分點;擁有國務院特貼獲得者、海南省委聯系服務重點專家、海南省優秀教師、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以及獲得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選”近40人,海南省高層次人才593人,海南省人才團隊10個。集聚了一批深耕海洋領域“尖兵”:多次主駕“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深海潛航員蘇靜,國內第5位、全球第8位完成萬米深潛任務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宋陶然,國內高校首位深入南太平洋深潛的科研人員王昊寅等13位科研人員。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優勝杯”;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獎200余人次;在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中獲得特等獎3項、一等獎10余項。考研人數逐年攀升,近年來多名學生分別被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知名學府錄取;畢業生初次就業去向落實率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公辦本科院校前列,超過60%的畢業生選擇扎根海南,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向海圖強”的“海洋生力軍”。一批批“懂海、愛海、強海”的優秀學子正在藍色國土上書寫著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打造“藍色學科”

    優化專業結構布局

    學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地處熱帶、毗連深海的海洋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區域特色和地理優勢,持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學科專業核心競爭力。學校以服務教育強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為導向,構建了動態調整的學科專業機制,現已形成以海洋、旅游、民族、生態為特色,覆蓋海洋科學、海洋技術等9個海洋類本科專業和20個涉海專業方向的學科專業體系。海洋科學和水產等8個涉海學科先后列入海南省特色重點學科。以理、工、管為主的涉海學科專業學生人數占全校學生總數的45%以上。學校以水產南繁育種、海洋大數據和深海科技為重點,確定了海洋科學與技術、海洋生命、海洋生態環境、海洋旅游、民族與人文等五大學科群,已基本建成涉海學科體系的“四梁八柱”。

    學校辦學特色不斷彰顯,辦學層次逐步提升。先后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研究生教育覆蓋所有涉海學院。學校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到內涵發展的跨越提升,“藍色學科”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海洋大學提供了有力支撐。

    矢志“藍色引擎”

    勇攀科研創新巔峰

    學校聚焦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海洋強省、“向海圖強、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的戰略目標,緊密對接海南“4+3+3”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瞄準深海、南繁等重點領域,為培育海南海洋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學校深耕海洋牧場、水產南繁、海洋測繪與觀測、深海裝備、海洋油氣、海洋可再生能源、海底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南海文明等領域科學研究,全方位推動科研平臺建設、創新團隊培育、重大項目攻關及成果轉化應用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獲評海南省以超常規手段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三年行動工作優秀單位。

    學校擁有包括5個院士創新平臺,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水產試驗場,4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省部級以上涉海科研平臺29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涉海科研平臺集群。“十三五”以來,學校科研實力顯著提升,科研項目總量增長59.28%,項目經費總額提升20.82%。先后承擔多項千萬級科研項目,多項高水平學術成果發表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韓剛教授發現“恐龍在白堊紀遭受過同時代哺乳動物襲擊”的證據,被評為2023年度國際十大科技新聞之一;茅云翔教授于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條斑紫菜基因組揭示潮間帶環境下碳獲取機制多樣性”研究成果;穆軍教授篩選、培養出高性能海洋微生物降解微塑料細菌群,獲多項中國和歐美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那廣水研究員被選派參加中國第41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胡亞芹教授先后兩次入圍全球食品領域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學校正深入實施轉型發展后第一次黨代會提出的“1236”發展戰略,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培育海洋領域新質生產力,為服務國家海洋事業貢獻熱帶海洋特色解決方案。

    深耕“藍色國土”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學校立足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求,緊密對接四大主導產業和三大未來產業,通過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創新創業學院建設,構建了“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有力推動了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學校依托崖州灣創新研究院,充分發揮“熱帶”“海洋”特色優勢,與近40家科研院所和企業深度合作,形成了覆蓋水產養殖、海洋資源調查、漁業保護等諸多領域的協同創新網絡。海南(樂東東星斑)科技小院的服務范圍已輻射海南全島并逐步向省外拓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獲評全國首家“海龜救助優秀單位”,累計救治涉案海龜586只,成功放歸503只,康復率達85.7%。承攬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以及海洋漁業資源調查、岸線整治和生態修復,累計種植珊瑚約5.1萬株,修復面積達5萬平方米,相關成果獲2023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打造具有經濟效益、生態價值并服務于教學科研的1600畝海洋牧場。水產南繁團隊在臺風“摩羯”期間,深入儋州受災區養殖戶一線,支招災后重建,編制減災救災技術手冊,提供技術支撐,得到省領導表揚。

    學校著力打造海洋文化傳播高地,積極開展海洋科普教育,構建了“賽事+論壇+活動”三維科普體系。其中,“三亞起航 逐夢深藍”項目榮獲全國新時代“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和“特別受百姓喜愛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并列入《新時代社區教育案例·百選》,為海洋文化傳承提供了可復制的示范樣本。近年來組織10余萬人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學校多次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和實踐團隊。

    堅守“藍色理念”

    再啟海洋教育新程

    學校始終秉持“立足海南、服務南海、面向東盟”的辦學定位,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先后與67個國家和地區的145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高頻次、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關系。在省內率先成立東盟研究院,加強馬來西亞研究中心建設,擬與馬來亞大學共建涉海國際實驗室,打造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2025年是學校轉海辦學十周年,也是建校七十周年再啟新程的關鍵節點。七十載櫛風沐雨,十春秋向海圖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對標《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錨定“申博更大”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科研創新能力,拓展國際合作交流,優化辦學治理水平,持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更多胸懷藍色夢想、堪當時代重任的優秀海洋人才,加快建設國內有影響力、國際有知名度、熱帶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海洋大學,在服務國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征程中譜寫中國熱帶海洋教育的時代華章,讓扎根“藍色國土”,胸懷“藍色夢想”在南海之濱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撰文/喬曉旭 陳秋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在线中文字幕播放|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AV大香线蕉|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