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⑥
■ 海南日報評論員
“共產黨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好了還要再好,不能止步。”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要實施更多有溫度的舉措,落實更多暖民心的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共同富裕的實現途徑。總書記的暖心話,傳遞鼓舞人心的強大力量,展現了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也時刻提醒我們,要更加關注民生,多為群眾謀福祉,持之以恒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連著民心。近年來,我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出臺了一系列務實舉措,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風整頓建設年和“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要矢志不渝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要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要堅持把就業放在民生工作首位,繼續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開展提升就業質量專項行動,將自由貿易港產業發展、市場主體集聚的優勢有效轉化為就業創業的優勢。要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實現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要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多舉措幫助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促進充分就業,讓這一民生之本扎得更深、立得更穩。
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社會事業關乎人民福祉,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統籌抓好“雙減”工作和教育質量提升,擦亮陽光快樂“特色印記”。要普及普惠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加強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快健康海南建設,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要深入落實好基層醫務和教育工作人員的薪酬和住房保障機制,為他們安心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要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機制,完善社會救助、醫療救助、低保和困難家庭保障扶持措施,做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讓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治政之要在于安民。”良好的社會治理是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質量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條件。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不斷豐富和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做好社會治理工作,實現社會祥和穩定、百姓幸福安寧。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持續抓好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要全面做好社會治理工作,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盜搶騙等違法犯罪,鞏固和擴大禁毒大會戰成果,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保護,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海南。
要積極探索共同富裕的實現途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好日子,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生活品質,也意味著必須在更深層次增進民生福祉。要按照中央部署,結合省情實際,充分發揮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促進共同富裕之路。要統籌抓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加強探索性與完善制度安排相結合,推動共建共享、共同富裕。要加強勤勞致富典型案例宣傳,激勵廣大群眾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鍥而不舍向前走,就一定能讓海南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