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部門各單位傳達學習省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
用“民生溫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黎鵬 陳婧 張琬茜 陳蔚林 范平昕 邵長春
連日來,全省各部門各單位紛紛傳達學習省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表示將切實增強做好民生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續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以保障穩民心、以改善促發展,讓政策溫暖惠及千家萬戶,用“民生溫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省財政廳要求,各處室各單位要聚焦省委、省政府各項民生決策部署,找準財政的“位”和“責”,為全面提高自貿港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水平貢獻財政力量。一是加強政策統籌,強化與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協同,研究制定具體舉措,加緊推動已出臺的政策落地生效,讓自貿港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二是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財力保障好各項重點民生支出,把落實全會精神與編制2026年預算及編制好“十五五”規劃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財政可持續。三是用心辦好民生實事,緊盯今年民生實事項目資金支出進度,督促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快推進項目,認真組織做好2026年省級民生實事項目征集,重點推選群眾呼聲高、覆蓋范圍廣、社會效益好的項目。
省教育廳要求,全省教育系統要著力打造優質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科學規劃學校布局,建立與人口變動相適應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開展基礎教育薄弱學校提升三年行動,努力實現“整體托底”目標。要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引導高校面向海南自貿港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完善學科專業設置,更好支撐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要加快國際教育創新島和智慧教育島建設,推進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工作,深化“五互一共”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學在海南=留學國外”“留學海南”遠景目標。要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提檔升級,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海南全域應用試點,推動優質資源城鄉共享。
省司法廳提出,全系統各單位各部門要圍繞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主動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積極立足“一個統抓、五大職能”,細化責任分工,加強督導檢查,確保落實到位。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持續抓好四類重點問題的自查自糾,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行為,助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要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效,推動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發展,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增強群眾法治獲得感。要加強基層依法治理,統籌推進“五項工作”,深化“楓橋經驗”海南實踐,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夯實平安海南法治根基,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省殘聯表示,全省殘聯系統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決策部署上來,全面提升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嚴格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托養服務補貼標準確定機制,推動將重度殘疾人納入長期護理保險保障范圍;大力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加快出臺我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高質量運營省殘疾人就業一條街;持續提升康復服務水平。要全力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完成“十四五”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任務;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精心籌備全國第十二屆殘運會參賽工作,組織開展文化助殘“五個一”活動,以優異成績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殘聯力量。
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表示,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海南自貿港交通投資建設主力軍作用,為加快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海南樣板提供更強支撐;要加快推進重組整合工作,充分激發改革創新活力,大力發展交通新質生產力,持續強化交通領域民生服務保障水平;要全力推進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要高標準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提升綜合服務質量,在運營服務、公路養護、智慧交通等領域積極作為,強化“兩環旅游公路”聯動,推動交旅融合、交能融合發展,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舒適、便利、智慧的交通服務。(本報海口8月6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