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推動自貿港建設 \ 最新資訊 \ 學習貫徹 \ 解讀評論 \ |
發布時間:
樂城先行區堅持以改革創新促發展,使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11月21日,走進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眼前是一派火熱施工景象。11月底,四川大學華西樂城醫院將完成封頂;12月底,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共建的博鰲研究型醫院將竣工使用。還有更多醫療機構正加快建設,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委七屆十一次全會都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樂城先行區始終踐行‘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初心,心懷‘國之大者’,維護人民健康。”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顧剛說,樂城堅持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做好藥械引進、醫療機構引進等各環節的工作,讓患者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2021版樂城全球特藥險10月1日起生效,40天內收到報案477件,相當于平均每天11.63件。據目前初步估算,賠付金額總計約734萬元,這對經濟困難的患者無異于雪中送炭。” 為了服務好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樂城先行區持續深化內部改革探索,優化極簡審批,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截至目前,樂城先行區已累計實現182個“全國首例”(國際創新藥械在國內的首例應用),醫療技術、裝備、藥品基本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的“三同步”。 國際創新藥械引進越來越便捷。海南一齡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瑋表示,今年9月企業集中引進了12款國際創新藥械,創下新高,“借助樂城先行區相關政策,企業已引進全球特許藥械66款,大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也與一批國際知名藥械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為海南自貿港大健康產業重點園區和重大功能平臺,樂城先行區在國際上廣交朋友,與世界藥械企業排名前30強中約80%的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為國際先進醫療器械和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 諾華集團(中國)總裁貝德年表示,“到2024年,諾華計劃在中國提交超過50個新藥申請,樂城先行區將成為其中很多新藥成功落地中國的重要加速器,我們也期待著與樂城先行區不斷拓展和深化合作。” “國際藥械IP跨境交易平臺也剛剛完成上線,將協助國際創新藥械企業完成其技術及知識產權在中國境內外的轉讓或許可。”樂城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呂小蕾透露,管理局可提供項目落地、注冊、登記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可協助產品或技術提前在樂城落地,為正式申請上市許可提供部分數據支撐,可協助聯系第三方CRO服務機構開展臨床研究等。 改革創新促發展。顧剛說,園區將充分汲取“十個堅持”寶貴經驗,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為工作主題,與做好樂城當前工作緊密結合,持續加強園區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各項工作開展,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抓手,解決發展中的痛點堵點問題,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激活園區活力,抓存量、擴增量,扛起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樂城擔當,為地區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海南日報博鰲11月21日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