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東郊鎮建華山村開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
椰林深處謀振興

建華山村宣講現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冀冀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冀冀
椰林深處,光影斑駁。深秋的文昌市東郊鎮,海風裹挾著咸濕的氣息,輕輕拂過建華山村。11月14日下午3時許,村民們搬著板凳三三兩兩走到椰林下一片空地,挨著坐下。不一會兒,椰蔭下便坐滿了人。
這是一場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宣講人梁堅磐是文昌市委黨校副校長,也是本地宣講團骨干。
“鄉親們,這次全會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不只是國家的大事,也是咱們文昌、東郊鎮的發展機遇。”梁堅磐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他從“十五五”規劃建議講起,既談及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路徑,也聚焦鄉村振興的實踐藍圖,更落腳于共同富裕的價值追求。每講一個概念,他都會結合文昌的實際情況來舉例說明。
綿延10多公里的東郊椰林,五十多萬棵椰樹生長。椰樹,成了這場宣講最生動的“主角”。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就像咱們東郊的椰林,不能光賣椰子,還要發展觀光旅游,要開發椰雕工藝品,要讓一棵椰樹結出更多的‘果子’。”“文昌不僅要發展航天產業,也要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比如椰子加工、漁業裝備,實現‘固本升級’與‘創新育新’并進。”梁堅磐的話,讓村民們頻頻點頭。
人群中,年輕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譚笑聽得格外專注。這個從上海互聯網公司轉行,投身海南鄉村建設的“90后”,在椰林深處找到了新的方向。聽完宣講,他盤算著如何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把文昌的航天元素和椰林資源結合起來宣傳推廣:“要是能用新媒體把這兩張牌打出去,還怕沒人來旅游嗎?我們要讓東郊的椰子不再只是原料,而要成為走向世界的品牌。”
同為工作隊隊員的楊子良目光也掃過椰林。“其實最打動我的是,全會精神里提到‘綠色發展’的理念。好的生態,本身就是財富。如果我們能把綠色生態與產業更好結合,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致富,那也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夕陽漸漸西斜,將椰樹的影子拉得老長。宣講結束后,村民們沒有立即散去。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椰樹下,繼續討論著如何做大椰子產業、拓展產業收入的話題。椰葉在晚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也在參與這場關于未來的對話。
(海南日報文城11月14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