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做好民生工作,貴在精準、重在實效。省委八屆七次全會聚焦群眾關心的就業(y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居住等一系列急難愁盼問題,作出深入系統部署,細化了民生幸福“顆粒度”,彰顯出聚焦群眾關切、精準施策惠民生的理念。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注重從就業(yè)、增收、入學、就醫(yī)、住房、辦事、托幼養(yǎng)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fā)力點和突破口”,彰顯出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視。這也啟示我們,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聚焦群眾關切點,找準工作發(fā)力點,增強工作實效性,在精準施策中,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眾關切點,就要問需于民,抓住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拎衣要拎衣領子,牽牛要牽牛鼻子。”民生工作點多、線長、面廣,千頭萬緒,唯有廣泛聽取民意,抓住民生關鍵,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民生工作辦實辦好、辦到群眾心坎上。為此,按照全會的部署安排,既要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也要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問需于民,精準聚焦養(yǎng)老、社區(qū)醫(yī)療服務、城市供排水等領域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補齊民生短板、抬升民生底板,讓各項工作始終契合群眾的實際感受和訴求意愿。
增強工作實效性,就要問效于民,把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清單。明確了群眾關切點,也就找準了工作發(fā)力點,接下來就要精準施策抓落實、求實效。一味搞“大水漫灌”,再好的政策也難以惠及群眾。要瞄準群眾關切,深入研究解決辦法,細化務實舉措,提升抓落實的精準度、精細度,提高問題解決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要錘煉過硬本領,弘揚務實作風,提高服務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民生工作,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久久為功、持續(xù)發(fā)力,用一樁樁可感可觸的民生實事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唯有精準發(fā)力、協同發(fā)力,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才能讓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知“民生所急”、順“民心所向”,把握好、統籌好群眾關切點和工作發(fā)力點,切實增強工作實效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全力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拼搏、奉獻、服務,必將讓民生保障更可持續(x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