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資訊 \ 《方案》 \ 各界熱議 \ 綜述評論 \ |
發布時間:
■本報記者 良子 通訊員 詹麗源 就如何貫徹落實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省司法廳廳長鄭學海日前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立足“1+4”新的職能定位,科學謀劃制定省司法廳“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創一流營商環境。 鄭學海說,推動形成更加健全的法治建設統籌機制,構建更加完善的法規制度體系。包括完善省、市、縣(區)依法治理工作機制,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綜合運用特區立法、調法調規、法律留空、授權立法等形式,打造“1+4”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律法規集群和立法保障架構;推進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和數據流動等重點領域前瞻性立法和制度設計,解決制度與法律障礙。到2025年形成與自貿港相適應的法治建設統籌機制和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到2035年更加成熟、更加完備,法治建設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鄭學海談到,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構建法治化、現代化政府治理體系。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動,集成推進行政執法、審批、復議等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行政執法監督與協調機制,強化法治政府考核指數運用,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法治化、現代化水平。到2025年,基本完成各項重點改革,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日益健全,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基本完善,依法行政能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全面建成與自貿港相適應的政府治理體系和依法行政監督體系,推進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形成。 鄭學海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系統觀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服務供給更加充裕、資源配置更加均衡。深化改革開放,完善全島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逐步推進深化市縣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建設,強化底線保障,增加高端供給,優化基本服務;加強法律服務人才建設,確保法律服務人才和機構穩步有序遞增;推動法律資源均衡配置,解決中西部地區法律服務資源短缺問題,真正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一體化;到2025年每萬人擁有專業法律服務人才和機構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形成城鎮半小時、農村一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到2035年走在全國前列,公共法律服務和涉外法律服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五年,鄭學海表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機遇挑戰,將積極主動謀劃,深化改革創新,以奮斗者的姿態和改革者的魄力扛起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責任擔當。 (本報海口1月10日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