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資訊 \ 《方案》 \ 各界熱議 \ 綜述評論 \ |
發布時間:
■本報記者 羅霞 通訊員 夏方禹娃 “‘十四五’時期,省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新發展格局,對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聚焦制度集成創新,深入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全面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服務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張東斌日前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省委七屆九次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大局中引領對外開放。張東斌表示,省市場監管部門將聚焦投資自由便利,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最大限度精簡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流程、下放審批權限、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壓縮企業開辦的時間、環節、成本,優化“海南e登記”平臺,深化“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件事一次辦”,推動企業開辦“跨省通辦”。深入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應用,有效減少企業辦事證明材料。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更大力度推動“承諾即入制”落地。探索實行“一業一證”,進一步激發自貿港營商稟賦和投資熱情。探索個體工商戶豁免登記制度、商事主體休眠制度、商事登記確認制。深化企業注銷制度改革,完善簡易注銷制度,試行公告承諾注銷登記制度,探索創立宣告注銷制度,著力解決企業注銷難、退出難問題。 據介紹,海南將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機制,構建高水平過程監管體系。打好監管“組合拳”,用好政策“工具箱”,建立貫通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監管、企業全生命周期監管機制。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推動解決檢查任性、執法擾民等問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涉企信用信息的數據共享利用水平,依法落實部門聯合懲戒措施。健全完善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企業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科學配置監管執法行政資源,防范區域性、行業性和系統性風險。加強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建立長效嚴管機制,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惡意破壞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為市場主體留足發展空間。促進有關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改革,發揮行業組織在市場秩序維護、標準制定實施、行業糾紛調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公眾參與意識,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社會新格局。 在完善基礎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方面,張東斌說,將重點在維護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質量支撐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做到打基礎、利長遠。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完善競爭政策法制體系,豐富競爭政策工具,促進公平競爭審查全覆蓋。深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服務,建成適應自貿港建設的知識產權創新發展體系和與國際接軌的保護體系,探索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優化質量技術支撐,創新質量宏觀管理體制機制,完善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標準化水平,聚焦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建設一批填補空白的省級最高計量標準;加快建設禁塑、食品檢測等重點實驗室,以提升檢驗檢測水平促進產業集聚;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業務,深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結果國際合作互認。推動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持續開展臨床真實世界數據應用研究。圍繞服務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創新完善消費維權機制,不斷釋放消費潛力,推動消費環境提質升級。 在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方面,張東斌介紹,將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充分發揮特區立法優勢,持續完善市場監管領域法制體系。強化市場監管專業化隊伍保障,高度重視人員隊伍與自貿港建設要求的匹配度,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確保人員配備、專業素養、業務能力等與新形勢下市場監管任務相適應。加強智慧市場監管建設,重點建設全省統一的市場監管綜合業務平臺、進口冷鏈追溯體系、智慧食安、企業信用信息監管平臺,推進傳統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提高預測預警預判和早知早防早打能力。 (本報海口12月20日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