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全面實現“綠電”供應
預計全年生產電量約3200萬度
3月17日,在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建有光伏發電設備的停車場和新能源充電樁。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海口3月19日訊(記者 孫慧)3月19日,海南日報記者從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創建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已全面實現“綠電”供應,年生產電量約3200萬度,能夠滿足示范區年用電量1700萬度的需求。
“綠電”從何而來?來自于東嶼島上的陽光和海風,建筑體的屋頂光伏板、立體光伏幕墻及廣場光伏地磚等光伏設施收集太陽能,游船碼頭上的花朵風機持續被海風推動,這些清潔能源轉化為綠色電能持續為建筑體的運行提供保障。此外,為降低能耗,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在建筑綠色化改造中采用屋面隔熱、遮陽百葉等被動式技術,更換高效直流變頻多聯機空調系統、智能照明系統等主動式技術,大幅減少耗電量。
此外,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在公共建筑內部利用空氣源熱泵及儲熱設施替換以往的燃氣熱水鍋爐,實現生活熱水電氣化。廚房燃氣灶全部改為電炊事爐灶,減少建筑的直接碳排放,提高用能安全。同時利用當地的峰谷電價差設置水蓄冷系統,柔性消納島內光伏發電,降低儲能設施建設成本。
為確保“綠電”供應智能、平穩,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在東嶼島上建設應用新型電力系統,合理配置了儲能電池、水蓄冷系統,結合柔性充電樁及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樁,解決光伏發電與建筑用能規律不匹配的問題,讓電力供應更智能、平穩。
在集成多種創新降碳措施作用下,預計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全年可以生產電量約3200萬度,既能夠滿足示范區每年約1700萬度的用電需求,還可以將剩余電量進行上網,預計每年可以儲備約7720噸負碳。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根據示范區試運行評估計算結果,預計2024年示范區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用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為零。
同時,記者還從發布會上獲悉,博鰲近零碳示范區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優秀樣板。下一步,我省將多維度對標對表國際一流指標,持續推進示范區提升完善,同時將因地制宜創建一批低碳社區、低碳園區、低碳示范項目。
在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創建過程中,我省總結經驗,編制印發《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創建技術標準》(以下簡稱“博鰲標準”),涉及建筑、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覆蓋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維護、評估等環節。“博鰲標準”突出了熱帶氣候區建成地區及建筑零碳更新改造的實用性,兼顧零碳目標與生態文明多維價值目標,經專家評估,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博鰲標準”為全球熱帶地區綠色發展探索了有效路徑。
我省在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創建中摸索總結城市建成區綠色降碳改造的新經驗。這里面包括了整套的“規、建、管”運行流程和實施路徑,可以作為探索城市建成區綠色降碳改造問題的微觀模型,為我國城市綠色降碳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聯偉介紹,博鰲近零碳示范區作為我國首個更新改造實現的區域近零碳項目,肩負著探索者的歷史責任。我省將不斷總結提升“博鰲標準”,積極復制和推廣“博鰲經驗”,因地制宜創建一批低碳社區、低碳園區、低碳示范項目;借助博鰲亞洲論壇等平臺,向世界展示近零碳技術、產品、材料和組織運行管理方式,講好中國“雙碳”故事,進一步擴大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影響力。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