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脫貧攻堅 \ 鄉村振興 \ 最新資訊 \ 學習貫徹 \ 解讀評論 \ |
發布時間:
社論 把海南鄉村打造成為中國新農村靚麗名片 “三農”問題事關國計民生。 8月31日召開的省委七屆五次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根據中央巡視發現問題整改的要求,專題研究了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審議通過了《海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和《海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全省“三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此次全會是在海南開啟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大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海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系列務實舉措推動“三農”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但總體而言,我省農業農村發展仍處于爬坡過坎、提擋升級的關鍵階段,面臨著農業大而不強等突出問題。可以說,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最大的短板在農村,最薄弱的基礎是“三農”。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線目標。我們要積極行動,以脫貧攻堅為突破口,以鄉村振興為重要抓手,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推動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海南鄉村成為中國新農村的靚麗名片。 打造中國新農村靚麗名片,必須加快推進海南農業現代化,讓農業更強。海南農業特色鮮明,但存在著“小散弱”、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做好新時代的“三農”工作,就要積極順應農業現代化的大方向,大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為此,我們要立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形勢,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充分放大海南農業發展的種業、熱帶農業技術、生態資源等比較優勢,大力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發展與產業扶貧“無縫對接”,著力做大品牌、擴大規模,有效促進農業“接二連三”,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打造中國新農村靚麗名片,必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讓農村更美。就海南而言,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是從根本上改善提升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環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著力點和發力點。為此,我們要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持續加強規劃引領和管控、推動“五網”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建設等方式,切實營造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同時,要持續深入推進社會文明大行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快形成良好的鄉村風尚和精神面貌,讓海南的鄉村更具吸引力。 打造中國新農村靚麗名片,必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農民更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不到3年時間,但我們的脫貧攻堅仍舊存在著不少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嚴峻的形勢下,我們唯有拿出背水一戰的決心,逐級壓實責任,精準靶向發力,“志”“智”雙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堅決遏制形式主義,從嚴杜絕腐敗現象,確保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大跨越,才能不負眾望,如期奪取全省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帶領全省人民一道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省委七屆五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兩項重點工作,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極端重要性,彰顯了省委、省政府推動海南農業農村發展的堅定信心和鮮明態度。我們要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按照全會劃定的“時間表”“路線圖”,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拼搏實干,一心為農,努力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從而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