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脫貧攻堅 \ 鄉村振興 \ 最新資訊 \ 學習貫徹 \ 解讀評論 \ |
發布時間:
央媒掀起“海南熱”,海南干部群眾倍感振奮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今年的海南,不可謂不‘熱’。”如人民日報8月8日刊發的報道《里里外外看海南》開篇之言,連日來,中央主要媒體聚焦海南深化改革開放創新舉措——新華社刊發《風生水起逐浪高——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述評》,肯定“新定位、新戰略、新布局,賦予了海南未來無限的創新發展空間”;《瞭望》周刊刊發《海南自貿區百日塑新》,系統梳理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發表以來,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具體舉措、顯著成效……眾多央媒掀起的“海南熱”,令海南黨員干部群眾倍感振奮。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涂剛鵬認為,海南之所以能夠得到央媒的關注和認可,是因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宣布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海南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為海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無論是國內還是世界,都已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海南,期待與海南一道譜寫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發的新篇章。 他認為,面對這一最大歷史性機遇,省委、省政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創新為靈魂,發揚特區精神,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并已逐步顯現出預期的成效。這充分表明,在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出臺的舉措是科學的、具有前瞻性的,“眼下的海南,每一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每一天都在演繹不一樣的精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這讓人們更加堅定了對海南未來的信心,也勢必引起包括央媒在內的一些主流媒體的關注和點贊。” 眾多央媒關注到海南在極簡審批、招商引才等方面的創新舉措。談到“創新”,省工商局企業注冊局局長溫政頗有感觸。他告訴記者,自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以來,省工商局主動作為,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本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要求,繼5月23日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七條措施”后,又于6月11日推出了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七條措施”,主要通過簡化辦理程序、減少提交材料、大幅壓縮辦理時間、拓寬企業信息歸集面等措施,使企業開辦和退出更加方便快捷、政府服務更加智能精準,進一步推進了登記注冊便利化和企業信用監管科學化。 當前正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跟班學習的溫政,在學習中主動梳理學習全國各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放管服”改革有關政策文件和成功經驗,“通過跟班學習,我拓寬了視野眼界,提高了專業化水平,增強了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信心和決心。” 家住海口的資深媒體評論員黛紅也有深刻體會:“日前我到交警部門辦理車輛年檢,以往檢測完畢還得再跑一趟去拿副卡,這回只要檢測合格就可直接把副卡帶回家,由車管所事后對車輛檢驗情況進行監管。”黛紅認為,從小事看大處,通過制度創新、舉措創新,政府部門的服務有了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應得到了提升。 (本報海口8月9日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