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化為關鍵路徑,瓊中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從“銷路難尋”到“特色生金”
■ 本報記者 李夢瑤
特約記者 秦海靈
群山環繞下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征鎮深聯村,近千只大白鵝在一片開闊水面上嬉戲。日前,來自這里的170只大白鵝經過檢疫、屠宰、加工和包裝后,搭乘冷鏈車一路翻山越嶺,最終與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一同登上“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開啟極地探險之旅。
“原先養鵝都是小打小鬧,不成規模,也沒有銷路。”家住深聯村的養殖戶孫軍健沒有想到,過去常常面臨“價低賣難”窘境的大白鵝,如今不僅帶動138戶貧困戶抱團發展,更打上了“極地印記”。
大白鵝的“逆襲”,是瓊中打響特色農產品品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以產業化為關鍵路徑,瓊中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種養結構,積極引導農戶由“多、零、粗”走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推動該縣農業產業發展實現“特色生金”。
調結構
因地制宜做好特色產業文章
都說養蜂人是隨風而行、逐花而居,來自瓊中的蜂農們卻是個特例。
入冬時節,北風漸起。位于瓊中長征鎮什仍村的一片檳榔林里,依舊有不少蜂群穿梭于花叢中。“這里空氣清新,水質清透,且一年四季都有花兒盛開,蜜蜂釀出來的都是百花蜜。”什仍村蜂農梁雄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得天獨厚的地域和氣候條件,造就的不僅是當地蜂蜜的獨有品質。在瓊中縣相關負責人看來,瓊中地處中部山區,又是我省的生態核心區,具有發展特色高效產業的天然優勢。
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近年來,瓊中緊緊抓住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積極落實農業投入、補貼、補償政策,鞏固橡膠、檳榔兩大傳統支柱產業,不斷調優農產品產業結構,積極推進桑蠶、瓊中綠橙、鵝、蜂、雞、茶葉等新興特色產業的發展,讓農業生產潛力得到有效釋放。
“原先村里耕地少,村民們只能守著幾畝橡膠、檳榔地過窮日子,村集體經濟更是‘口袋空空’。”瓊中和平鎮塹對村黨支部書記王大標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結合村莊實際及村民們的發展意愿,塹對村在橡膠林下套種益智、養殖黑山羊,不久前又剛剛種下一批咖啡苗,讓一塊地產生多重效益,預計今年村集體收入將突破20萬元。
類似于塹對村的農業產業轉型故事,如今在瓊中頻頻上演。利用山坡地發展綠橙產業,利用水旱田發展桑蠶產業,利用熱帶雨林豐富的蜜源養蜂……依托資源、氣候和區位3大優勢,瓊中因地制宜做足特色產業文章,通過實施橡膠、檳榔等大宗農產品單產效益提升和特色產業“百村百社、千人萬戶”創業致富計劃,讓鄉村山野遍地生“金”。
筑品牌
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黎母山干埇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散養著數十只山雞,用于自家食用或售賣。“山雞養幾個月就拿到鎮上賣,銷路不穩定,價格也提不上來。”過去,干埇村村民莊靈溪在自家院里養了幾只山雞,雖說投入小回報快,一年到頭卻掙不到幾個錢。
問題出在哪兒?“農戶一般都是散養山雞,不僅規模小,防疫工作往往也做得不到位。”在瓊中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鐘祥宥看來,只有進行適度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才能打破養雞不賺錢的“魔咒”。
以“種苗品質化、設施標準化、生產規范化、防疫程序化、糞污無害化、檢疫嚴格化”為建設標準,瓊中于去年11月在黎母山鎮干埇村建起一處面積達120畝的山雞養殖基地,投放2.5萬只經過改良、提純復壯后的山雞苗進行林下養殖。
“一般的養雞場都是又臟又臭,你仔細看看,我們這里十分干凈。”基地負責人龐基華告訴記者,從種苗、防疫、飼料到檢疫全部實行標準化,讓基地生產的山雞供不應求。
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不僅限于山雞。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與分析后,瓊中將小黃牛、山雞、閹雞、五腳豬、土豬、草鵝、黑山羊、竹貍、豪豬、山雞蛋等10大畜牧產品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利用畜牧產業鏈共享平臺和畜牧品牌云商城的開發運行,對全縣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等環節進行全產業鏈整合,著力解決傳統農業“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
大融合
“接二連三”延伸全產業鏈
日前,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烏石南斗嶺綠橙標準化基地里郁郁蔥蔥,一個個熟透的瓊中綠橙不斷落入竹簍。果園負責人王詩堯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眼下正值瓊中綠橙的采摘上市季,除了絡繹不絕的客商車輛,果園還吸引了不少游人體驗采摘之樂。
“這里山青水清,難怪能種出口感一流的瓊中綠橙!”不久前,海口市民楊崢帶著家人來到瓊中體驗綠橙采摘的樂趣,意外被當地的生態環境“圈粉”,當即來了場說走就走的鄉村自駕游。自2014年瓊中推出綠橙鄉村旅游季活動以來,越來越多的游客和楊崢一樣,正以一個小小的綠橙為起點,開啟享受生態、追尋低碳的悠閑鄉村之旅。
吸引游人的,不僅是綠橙采摘。在尊重農業產業功能基礎上,瓊中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游資源,將瓊中蜂蜜、桑蠶等特色農業產業與“奔格內”鄉村旅游品牌有機融合,通過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帶動周邊觀光旅游產業,為當地群眾描繪出一幅“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新“錢景”。
以大農業、大融合為發展思路,瓊中推動農旅融合發展之余,也正著力于農產品精深加工,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
“目前,我們正對全縣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等環節進行全產業鏈整合,努力實現農業效益的最大化。”瓊中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縣也將繼續推進第一產業“接二連三”,為當地特色現代農業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報營根12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