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計思佳
近年來,我省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作為十二個重點產業之一,積極致力于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優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海口的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之路怎么走?海口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口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熱帶”和“都市”兩大特點,堅持“重生態、保基本、調結構、轉方式、樹品牌、促增收”,積極探索具有海口特色的熱帶高效都市農業發展之路。
豐富“菜籃子”讓百姓吃上優質實惠蔬菜
發展都市農業,做好 “菜籃子”工程,讓百姓能吃上優質、實惠、豐富的蔬菜,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今年10月17日,海口市農業局組織部分貧困群眾和種植戶代表,參觀海南新發地產業園的自動噴淋和施肥系統、集中育苗基地。
海南新發地公司總經理舒景寶說,公司吸納79戶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首年參加的53戶貧困戶月人均收入達3800元以上。在農業部門的支持下,基地每天可供蔬菜約3萬斤,其中每天供市菜籃子產業集團的葉菜就有1.5萬多斤。
在加快推動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的大背景下,海口和湛江在菜籃子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現在海口市民每天都能吃到從湛江漂洋過海運來的新鮮蔬菜。
海口市菜籃子集團二級子公司海口市菜籃子運營公司與湛江市康星蔬果公司等湛江種植企業達成共識,簽訂《蔬菜生產包銷協議》。從今年1月6日起,湛江市康星蔬果種植公司每天向海口市供應3.2萬斤的5種本地葉菜,全面開啟保價供應合作。
海口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世高介紹,海口農業部門切實抓好常年蔬菜生產。積極扶持市菜籃子集團分別在大荒洋和七水洋,打造現代農業有機蔬菜生產標準化基地。目前產業園已建成菜籃子蔬菜保供基地4個,新建大棚280畝,完成整地6000余畝,種植各類葉菜4850余畝,種植葉菜類19種。
同時,海口積極發揮大棚在淡季種植的優勢作用,全市累計建成蔬菜大棚面積5667畝,正常生產面積4495畝,種植率為79%,年生產蔬菜約4.1萬噸。海口正擬定優惠政策,把大棚種植葉菜納入扶持補貼范圍,爭取明年實施。
據統計,目前海口全市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5.2萬畝,全年正常種植3.2萬畝,全市常年蔬菜基地年產量30萬噸,平均日供應量821噸,自給率達72%。
發展都市休閑農業 拓寬產業鏈助農民增收
今年2月上旬,春節年味還未散去,北京市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160名師生及數位生物、地質專家們興致勃勃來到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道堂村三卿村民小組游學,探尋火山村的生態和文化“密碼”。
“我們利用火山旅游資源,結合全域旅游、科普旅游、休閑旅游理念,通過互聯網把三卿村打造成為智慧村莊、旅游名村和科普基地。大家可以從微店或淘寶下單購買我們的旅游和農副產品。”三卿村村民小組組長王杰驕傲地介紹,三卿村一共500多人,去年靠農家樂收入就超過了100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海口全市休閑農莊預計接待人次約123.37萬人次,從業人員0.73萬人,營業收入2.56億元,帶動周邊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7億元,周邊農民戶均年增收1.25萬元。
根據海口頒布的《休閑農業發展規劃2016-2020》,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將海口的休閑農業產業建設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順應大眾旅游時代需求的熱帶都市型休閑農業與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海南王牌農業的特色亮點。
海口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海口建設一批休閑農業示范基地。世外桃源被評為全國“最美農莊”,西海岸1號農莊、柏盈蘭花觀光園、馮塘綠園等3家休閑農業示范點評定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同時,三江豪福江蓮霧休閑觀光果園、“永興紅”荔枝休閑觀光果園等7家果園被評為省級休閑觀光果園,占全省的22.6%。
李世高表示,下一步海口還將以“共享海南農莊”為抓手,發展田園綜合體。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農村產業,建設一批農旅特色明顯、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鼓勵休閑農業示范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和吸納周邊更多農民以土地入股、產業合作等方式擴大休閑農業觀光基地建設規模,力爭早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目標。
建設農業產業園 推動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走進海口柏盈蘭花產業園,工人們正在忙碌著翻種花苗。海南柏盈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文嘯介紹,蘭花產業園種植蘭花苗達500多萬株,年產值達1億多元,是全國蝴蝶蘭溫室種植面積最大的基地。
文嘯介紹,產業園主要生產市場熱銷的主打產品為蝴蝶蘭、文心蘭等,優良品種達 100多個,并掌握了從種苗的組培生產,種苗的培育,蘭花的野生馴化、引種、良種繁育、標準化種植、采收、包裝以及貯運等全套先進技術,不僅能培育生產開花量大、質量好、花色好,適合于海南熱帶氣候條件下的優良品種,還能根據客戶需求實現全年供花和訂單生產,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產業園的蘭花苗不僅遠銷北京、廈門、上海、廣州、香港等地,還吸引了日本、韓國、新加坡及歐美市場的訂單。
李世高表示,海口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契機,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農業部門以規模化養殖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目前海口已有12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占全省的22%。產業園讓產品遠銷全國、走出國門,還解決了周邊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在柏盈蘭花產業園打工的潘蕾羽是龍華區新坡鎮卜文村村民,在產業園主要負責整理花苗,給花苗澆水、打包等工作。“白天可以在園區吃飯、休息,收入不錯,而且還能照顧家庭。”
海口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以企業和合作社為主體,制定了如生豬、文昌雞等的畜牧標準化養殖,海口蜜柚、永興荔枝、海口甲子牛大力等種植及加工業的生產技術規程與標準。已建成永興黃皮、海口蓮霧等一批現代化農業示范基地,基本實現了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技術體系標準化保障。
(本報海口12月11日訊)
鏈接
我省公布61家共享農莊創建試點名單
海口7家上榜
本報海口12月11日訊 (記者計思佳)記者從海口市農業局了解到,經市場主體申報,各市縣聯合初審推薦,省委農辦、省規劃委、省旅游委、省農業廳、省住建廳、省生態環保廳等部門審核,省農業廳近日公示61家擬批準為2017年海南共享農莊創建試點申報主體。其中,海口市馮塘綠園等7家共享農莊上榜。
根據公示名單,此次擬批準為2017年海南共享農莊創建試點申報主體的海口市7家共享農莊為:馮塘綠園共享農莊、蘭花谷聯合共享農莊、椰鄉·世外桃源共享農莊、翰香園共享農莊、國開演豐市民農莊、百香果共享農莊、云龍御養共享農莊。
據了解,我省將積極創新財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采取先建后補、貸款貼息、貸款擔保、擔保補貼、以獎代補、股權投資、政府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發展共享農莊,將發展共享農莊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對發展共享農莊中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給予獎補。對市民下鄉租賃空閑農房創業創新的,優先安排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給予農業科技示范戶待遇,享受貸款貼息。鼓勵市民下鄉租賃空閑農房興建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經驗收達標后,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