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應日益彰顯 辦會形式更加豐富
“22歲”?的冬交會更開放更有活力
■ 本報記者 陳雪怡 傅人意
“出發,去看‘咚咚’!”
“咚咚?”
“就是冬交會啊!”
——12月12日8時30分許,在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公交站,學生小何和同學準備搭乘86路公交車,前往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參加2019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聽說今年冬交會有網紅街,想過去打卡看看。”小何的臉上滿是好奇與興奮。
相比于“咚咚”,人們對“冬交會”一詞更為熟悉。這個連續舉辦了22屆的展會,是海南乃至全國人民在12月的一場固定“節慶約會”,既展示海南農業風采,又收獲辛勤勞作果實。今年的冬交會,更加開放、更顯活力,力爭打造成為更多人參與、并且享受其中的盛會。
更加開放:國內外客商踴躍參展
32個國家和地區的2700多家企業、5300多名客商,這是冬交會“22歲生日聚會”的“嘉賓名單”。
這一次“聚會”,帶來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區、國際農產品品牌館、農業產業扶貧展銷館、中國農業品牌館等展館,展品涵蓋糧油、水產、果蔬、生鮮、畜禽等優質農產品,還有農機農資、科技等服務業及其產品。
“展館海納百川,展品包羅萬象,是本屆冬交會的亮點之一。”冬交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截至11月25日,國際展商已有26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家企業報名參展,遠遠超過展館展位承載量;國內有18個省份的1162家企業參展,參展商超過2000人。
在會展中心迎賓大廳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區,老撾國家展團帶來咖啡、茶葉等產品,展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參加冬交會,希望通過推介我們的特色農產品,展示老撾農業發展、風土人情的同時,搭建起與各地農業合作的橋梁。”
而對于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副董事長楊洪凱而言,冬交會已經成為“每年必參加、年年都新鮮”的盛會。“新發地是海南冬季瓜果菜銷往北方的重要集散地,海南冬季瓜果菜占新發地總體銷量約40%。”楊洪凱說,從第一屆冬交會舉辦至今,新發地每年都參展,陪伴著冬交會成長,也看到了海南農產品的優化升級,此次參展將繼續做好海南冬季瓜果菜的采購工作。
國內外企業客商的踴躍參展,也得到了參展觀眾的熱情回應。“之前有親戚帶回來幾包老撾的咖啡,覺得很好喝但是不好買,沒想到這次在家門口的冬交會上就能買到,一定要多買點。”市民王女士說。
更具活力:創新辦會形式優化平臺功能
緣何把冬交會叫作“咚咚”?“因為今年冬交會有一條‘咚咚’網紅街,所以覺得叫‘咚咚’更新潮。”小何說。
在會展中心主會場左側,一條顏色鮮艷、設計“小清新”的“街道”里人頭攢動,“騎樓咖啡”等網紅品牌店“搬到”冬交會現場,吸引了許多年輕市民前去打卡。而在主會場右側,一條約2000平方米的美食街,讓參展群眾嘗遍大江南北的美味佳肴。
“本屆冬交會首次設置海南好物‘咚咚’網紅街,匯聚海南好物,孵化海南農產品網紅品牌,并專設美食街,呈上數千款特色產品,打造‘吃貨’天堂。”冬交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與此同時,今年冬交會首次開設專業觀眾日,為采購商、參展商提供專業的商務洽談平臺,進一步暢通海南農產品產銷渠道。
展會內容更具活力,展會服務也更加有力:首次推出冬交會小程序,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快速找到企業展商的所在區域、展位號及參展產品;引入智能安檢管理系統,展商、展品統一采取提前線上報批審核、線下實行人貨分離嚴格準入制,通過專用系統實名注冊登記,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和游商小販。
“在此基礎上,首次統一建設中英文雙語官方網站,實行數據化管理和常態化營銷推廣,并開通‘線上冬交會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為各參展農企、參會農批市場等客商打造‘永不落幕’的供需信息交流合作平臺,助推展會影響力持續發酵。”冬交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本報海口12月12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