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資訊 聚焦《決定》 生態文明建設 學習貫徹 解讀評論 |
來源: 發布時間:
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海南擔當 ——解讀《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系列訪談之一 ■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和迎接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9月22日召開的省委七屆二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系統部署我省下一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決定》出臺后引起各方廣泛關注。今天,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王和平接受了海南日報的專訪,圍繞《決定》的重要意義、鮮明特色、貫徹落實等方面進行解讀。 王和平認為,《決定》的第一個鮮明特色就是政治性非常強。縱觀全文,可以發現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特別是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始終,體現了省委堅持生態立省、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海南擔當的政治自覺和生態自覺。同時,《決定》的出臺也是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明確的“九大任務”中“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優化生態環境質量”的具體舉措,對指導和規范新形勢下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具有重要意義。 “《決定》的第二個鮮明特色是問題導向非常明顯。”王和平說,《決定》不僅肯定了我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還毫不遮掩地指出了當前仍然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直面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揭示的短板,既回應了督察組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又注重舉一反三、立行立改、標本兼治,為海南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此外,《決定》還體現了很強的擔當精神、民生情懷。王和平說,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千頭萬緒落實起來非常不容易,但《決定》不僅提出了問題,也明確了手段、方法、路徑,“這些措施針對性強,指導性強,切實可行,只要認真貫徹落實,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他還說道,如省委書記劉賜貴所說,海南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綠水青山帶來的福祉。《決定》提出要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實施生態移民搬遷、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等,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共享良好生態資源,體現了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政策千條萬條,不落實就等于白條。王和平強調,《決定》能否得到貫徹落實,能否切實發揮作用,要看全省黨員干部群眾是否能夠轉變發展理念、轉換發展動力、轉型發展方式。 他坦言,這些年,海南生態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認真回顧和反思以往的做法,會發現還是有很多經驗教訓可以吸取。如果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群眾仍然停留在過去,沒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決定》精神上來,不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決定》給出的好政策、好路子,發揮區位優勢、挖掘資源稟賦,轉換發展動力、轉型發展方式,《決定》中提出的目標任務就很難實現和完成。 比如,《決定》提出要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淡化并逐步取消省對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探索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就應該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圍繞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主動作為、認真思考,把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需要明確的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決定》精神,不僅僅是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應該做的,也是全省人民和中外游客應該做的。”王和平舉例,《決定》中提出“農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過椰子樹,使建筑、道路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和諧相融”,表述十分通俗易懂,就是為了讓群眾也能看懂,也能在心里豎起標尺,自覺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因此,我們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決定》,以此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形成確保海南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最大合力。” (本報海口9月23日訊)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人人網騰訊微博豆瓣0 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海南擔當 ——解讀《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系列訪談之一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和迎接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9月22日召開的省委七屆二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系統部署我省下一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決定》出臺后引起各方廣泛關注。今天,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王和平接受了海南日報的專訪,圍繞《決定》的重要意義、鮮明特色、貫徹落實等方面進行解讀。 王和平認為,《決定》的第一個鮮明特色就是政治性非常強。縱觀全文,可以發現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特別是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始終,體現了省委堅持生態立省、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海南擔當的政治自覺和生態自覺。同時,《決定》的出臺也是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明確的“九大任務”中“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優化生態環境質量”的具體舉措,對指導和規范新形勢下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具有重要意義。 “《決定》的第二個鮮明特色是問題導向非常明顯。”王和平說,《決定》不僅肯定了我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還毫不遮掩地指出了當前仍然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直面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揭示的短板,既回應了督察組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又注重舉一反三、立行立改、標本兼治,為海南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此外,《決定》還體現了很強的擔當精神、民生情懷。王和平說,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千頭萬緒落實起來非常不容易,但《決定》不僅提出了問題,也明確了手段、方法、路徑,“這些措施針對性強,指導性強,切實可行,只要認真貫徹落實,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他還說道,如省委書記劉賜貴所說,海南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綠水青山帶來的福祉。《決定》提出要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實施生態移民搬遷、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等,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共享良好生態資源,體現了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政策千條萬條,不落實就等于白條。王和平強調,《決定》能否得到貫徹落實,能否切實發揮作用,要看全省黨員干部群眾是否能夠轉變發展理念、轉換發展動力、轉型發展方式。 他坦言,這些年,海南生態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認真回顧和反思以往的做法,會發現還是有很多經驗教訓可以吸取。如果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群眾仍然停留在過去,沒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決定》精神上來,不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決定》給出的好政策、好路子,發揮區位優勢、挖掘資源稟賦,轉換發展動力、轉型發展方式,《決定》中提出的目標任務就很難實現和完成。 比如,《決定》提出要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淡化并逐步取消省對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探索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就應該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圍繞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主動作為、認真思考,把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需要明確的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決定》精神,不僅僅是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應該做的,也是全省人民和中外游客應該做的。”王和平舉例,《決定》中提出“農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過椰子樹,使建筑、道路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和諧相融”,表述十分通俗易懂,就是為了讓群眾也能看懂,也能在心里豎起標尺,自覺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因此,我們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決定》,以此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形成確保海南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最大合力。” (本報海口9月23日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