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資訊 聚焦《決定》 生態文明建設 學習貫徹 解讀評論 |
來源: 發布時間:
“以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最好的資源讓廣大人民共享”—— 海南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發展,仍然需要大力招商引資。但是,海南“選商選資”的標準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投資者,這句話作出了回答。也就是說,最好的投資者,既要有雄厚的資金技術,也能珍惜海南生態、自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與百姓共享資源紅利、最大限度保護資源并發揮最佳效益。 “弘揚特色鄉土田園文化,農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過椰子樹”—— 城鎮化與生態環境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建設特色產業小鎮、美麗鄉村的基礎;同時通過“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推進自然與人文的有機結合,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不得超過椰子樹”,是一種形象表述,目的就是要強化規劃建設管控,保持鄉村特有風貌和文化,避免千村一面。 “用5年左右時間,爭取全省所有市縣達到國家或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文明城市、衛生(健康)城市標準”—— 《決定》根據我省城鄉發展的生態狀況、環境質量、建設階段、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部署在全省統籌推進“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雙創”(創建文明城市和創建衛生城市)。劉賜貴強調,這兩項工作涉及范圍廣、含金量高、管長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高度重視,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要發揮好政府、社會和市民的主體作用,形成人人共建共創共享的工作格局;要強化規劃、輿論先行,立法執法跟上,確保創建實效,提高社會治理的法治化、現代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