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體報道 領導講話 政策法規 推進“多規合一”相關問題解答 多規合一事項 |
來源:海南日報 發布時間:
1.省域“多規合一”改革 舉措 ●完成了省和市縣總體規劃、自由貿易港重點產業園區詳細規劃以及環島旅游公路、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專項規劃編制,形成了全省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 ●妥善處理了改革探索和依法推進的關系,建立了“多規合一”配套法規體系 ●重塑和優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行政審批流程,整合規劃和用地用林用海等行政審批事項,在全國率先推進國土空間用途“多審合一”,創新實施“只轉不征、只征不轉、不轉不征”等土地利用制度 ●依托“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先后開展了生態保護紅線區專項督察、“兩違”專項整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規劃督察,維護了規劃嚴肅性 成果 通過改革,錨固了全省生態安全屏障,保障了自由貿易港建設用地需求,提升了國土空間開發質量和效益,提高了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海南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為全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下一步工作 深化“多規合一”改革,進一步完善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1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體系 2 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體系 3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配套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 2.極簡審批制度改革 內容 極簡審批改革就是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基礎上,通過特區立法,對相關審批事項進行取消、精簡、優化和聯合驗收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推進投資建設項目快速落地 舉措 1.“規劃代立項” 2.區域評估評審代替單個項目評估評審 3.“準入清單”和“項目技術評估”制度 4.告知承諾制 5.“聯合驗收”機制 6.“項目退出”機制 成效 大幅度提升行政審批效率 通過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和聯合驗收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審批 重點園區項目審批總體提速70%以上 降低企業成本 通過“規劃代立項”、區域評估評審取代單個項目評估評審,減少了企業編制可研報告費用和評估費用,節省了企業資金成本 激發了市場活力 通過改革,倒逼政府轉變職能,使政府職能重心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審批層級和環節大為減少,投資便利后園區注冊企業大幅提升 2020年 海口江東新區新增注冊企業4715個 海南生態軟件園新增2227個 洋浦經濟開發區新增1528個,同比增長翻一番 3.優化營商環境 舉措 一 以完善工作制度為落腳點,打造營商環境“一盤棋” 設立了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聯席會議,各市縣相應設立了工作推進機制,建立了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的推進機制、政企溝通機制和宣傳反饋機制 二 以制定實施行動計劃為主線,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壓茬推進 連續三年制定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共推出100條改革舉措,形成了商事登記“全省通辦”、施工圖審市場化和施工圖“多審合一”等7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 三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持續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 擴展涉企經營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范圍,推進“承諾即入制”落地。在全國率先推行商事登記“全省通辦”等五個方面制度創新。實行施工圖“多審合一”,實現一個圖審機構集中對外服務 四 以信息共享為核心,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數據供給能力 “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實現企業設立、公積金、社會保險、刻章、稅務等環節集成化辦理。統一全省工程建設信息平臺。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實現234項延伸服務 五 以完善法治為基礎,促進公平公正市場競爭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三張清單”。施行多元化解糾紛條例,確立了糾紛化解機制 六 以全面評估為基準,促進營商環境改革優化 建立了以全省營商環境評估和改革舉措落實情況評估為主要內容的評估制度,正逐步構建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國內外橫向可比、具有自貿港特色的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 成效 截至2020年12月底 全省市場主體達到119萬戶 其中 企業44.24萬戶 個體戶74.93萬戶 2020年6月1日以來 外資企業增長量是6月前的近9倍 4.農墾體制改革 舉措 一、完成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任務 ●成立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取消原海南省農墾總局的實體機構 ●全面完成農墾41家農場(所)轉企改制,并相繼成立二級產業集團,由此實現海南農墾體制機制的根本轉換 二、完成“兩個3年任務” ●在全國首創設“居”模式,順利完成社會職能移交。政府通過設居,承接了農場移交的22大類106小項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已全面完成墾區土地權籍調查,土地調查率為100%;土地發證面積為1034.87萬畝,土地發證率99.3% 三、深化企業內部管理體制,加速推進產業發展 ●多舉措推進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改革,促進企業提質增效 ●大力實施產業發展“八八戰略”,將農墾打造成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軍 ●切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率先完成省屬企業紀檢監察體制改革 成效 企業經營效益顯著提升。2015年農墾整體虧損12.5億元。改革后的5年利潤總額逐步上升 2020年實現匯總營業收入248.6億元、利潤總額6.84億元 集團資產總額增加。從2015年的約219億元增長到目前的712億元,增長225%。資產負債率從54%下降到38.15%。累計繳納利稅45.93億元 成績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全面完成中央“兩個3年”和12項改革專項試點任務;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社會職能屬地化、農用地管理規范化等關鍵領域的改革成效突出,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三次量化考核中,海南農墾均名列第一 5.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 內容 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整合了全島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管理、社會管理監管、口岸監管等多個系統,創新建設、綜合應用雷達、光電等多種前端感知手段,匯聚融合各類數據資源,構建從態勢感知到大數據研判再到聯勤聯動高效應急處置的全鏈條綜合防控體系 舉措 構筑三道防控圈 近海防控圈 運用海上浮臺搭載的各種前端感知手段,對內與岸基雷達、光電相互配合,清除監管盲點,同時提供海域態勢感知、海洋環境觀測、海上綜合通信及海域信息等方面服務 岸線防控圈 建設岸線視頻監控、環島雷達、光電,基本實現岸線可視化監管全覆蓋 島內防控圈 綜合運用視頻監控、卡口電子警察、人臉識別系統、無人機管控系統等,對島內車輛、貨物、人員、飛行器等情況進行監控,為打擊違法犯罪、應急救援、重大活動安保等提供技術支撐 綜合應用三大功能 強化對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監管 充分發揮社會治理和綜合服務功能 充分發揮統一指揮調度功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