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體報道 領導講話 政策法規 推進“多規合一”相關問題解答 多規合一事項 |
來源:海南日報 發布時間:
海南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為全國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探路
熱情服務添彩發展熱土 近日,在三亞中央商務區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辦事人員服務。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通訊員 尹建軍 獲獎前,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總規劃師吳剛和同事們忙著處理海南“一張藍圖”系統對公眾開放的相關事宜;獲獎后,吳剛和同事們繼續投入到“一張藍圖”公眾版的完善工作。 獲獎和“一張藍圖”,有一個共同關鍵詞——“多規合一”改革。8月31日,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召開,省委、省政府對第一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的獲獎項目進行了表彰。受到表彰的18個改革和制度創新項目中,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等3個項目獲一等獎。 這次受到表彰的改革和制度創新項目樹立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新形象,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緣何摘得一等獎?吳剛這樣理解:“通過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海南為全國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探路。” 改革創新為何? 打破體制機制束縛,實現高質量發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這是海南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的要義。 2015年,海南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這是一項在全國沒有先例可循的改革,涉及對主體功能區、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各類法定規劃的修改,融合全新的一本國土空間規劃,形成一張“規劃藍圖”,需突破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條文規定。 既為突破,即有束縛。“各類規劃標準不統一、數據‘打架’、圖斑沖突、審批繁雜等突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海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廳長丁式江介紹,對此,海南舉全省之力,合力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工作,著重解決各類空間規劃矛盾突出、土地資源利用粗放、行政審批效率低下等問題。 在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過程中,海南通過編制省和市縣總體規劃,梳理并化解規劃矛盾,完善配套“多規合一”相關法規,初步建成全省統一的“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探索創新規劃管理體制機制,開展“六大專項整治活動”,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機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取得良好成效。 形成引領全省發展的“一張藍圖”、推行“六個試行”極簡審批制度改革……“以生產許可證審批為例,一般沒個一年半載批不下來,但在海南只用了一個半月,這為企業節省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鼎泰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負責人點贊海南園區極簡審批改革。 改革創新何在? “新”在規劃編制、法規體系等 改革創新,破舊立新。作為全國第一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的省份,海南已提前邁出“新一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新一步’是由‘五小步’組成的。”吳剛解釋道,“五小步”即海南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5個方面的創新點,涵蓋規劃編制創新、規劃法規體系創新、規劃用途管制制度創新、規劃實施監督制度創新、審批制度創新。 規劃編制創新方面,海南在全國率先完成了省域范圍內的空間規劃合一工作,在統一坐標體系、基礎數據、規劃年限、用地分類標準和成果要求的基礎上,統籌整合了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6類空間性規劃,編制完成了《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及6個專篇,并同步組織編制了各市縣總體規劃,建立了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形成全省統一的空間規劃藍圖。 同時,在規劃法規體系創新上,海南利用特區立法權,積極推進與“多規合一”相適應的法規制定和修訂工作,明確了省總體規劃的法律地位,基本形成了與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相配套的法規體系。規劃用途管制制度創新方面,海南在完成“多規合一”、形成“一張藍圖”的基礎上,率先建立了對所有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的制度,包括對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海岸帶200米范圍內土地等實行嚴格的保護制度等。 “在規劃實施監督制度創新上,海南還在全國率先建立常態化、實時化的規劃督察機制,依托‘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先后開展了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區專項督察、農村新建住房高度管控和農房規劃報建專項督察、海岸帶專項督察,以及違法用地、違法建筑專項督察等規劃督察。”吳剛說,審批制度創新方面,海南在相關園區推行的極簡審批制度改革,已成為海南產業園區服務企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改革創新如何? 為全國推進“多規合一”等提供有益借鑒 吳剛介紹,通過“多規合一”改革,全省共發現了各類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耕地、建設用地、林地等互有沖撞的矛盾、重疊圖斑72.1萬塊,圖斑矛盾面積1587平方公里,通過空間調整、置換等方式化解了耕地、林地、建設用地之間的矛盾,確保地類規劃屬性的唯一性,消除了因規劃不一致而影響建設項目落地的問題。 而無論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抑或是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都有一條“紅線”貫穿其中、不能逾越——生態安全。 海南通過“多規合一”改革,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各類控制線,明確了各類用地指標。其中,全省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域9377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域8316.6平方公里;全省耕地保有量7147平方公里;林地保有量21100平方公里,占全省陸域面積的61.3%;自然岸線保有率達到60%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省域‘多規合一’改革過程中,海南劃定了各市縣城鎮、旅游度假區、省級產業園區、鄉村、基礎設施等開發邊界,全省開發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確定各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避免了區域間同質化低效競爭,促進區域協調和高質量發展。”吳剛說。 圍繞國家賦予海南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海南率先邁開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這一步,是有著更深遠意義的“新一步”。 “經過5年改革攻堅,海南在推動形成全省統一空間規劃體系上邁出了步子、探索了經驗,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奠定了基礎、夯實了保障。”丁式江表示,意義更深遠的是,這“新一步”獲得了國家認可,指出海南發揮了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海南省“多規合一”改革經驗可以為全國其他省市推進“多規合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提供有益借鑒。 (本報海口9月1日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