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以“多規合一”成果及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規劃為依據,2017年7月底前編制完成所有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完善提升千個美麗鄉村規劃。規劃編制中,應聽取村民意見,報批前應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在村內公示,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鄉村居民建房規劃報建工作在全省全面鋪開,簡化業務流程,實施“一表一證”,提高工作效率,免收報建費用;幫助農戶選用或量身設計體現海南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的農房建筑方案,鼓勵采用坡屋頂等傳統建筑形式,引導形成特色鄉村風貌。(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林業廳、省農業廳)
——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到2018年基本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到2019年基本完成175萬套農村D級危房改造。發揮農村危房改造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農房報建和風貌管控,建設綠色農房、綠色村莊。(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民宗委、省民政廳)
——加強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從2017年開始,所有新建、改建的農村住宅均要配套建設帶三級化糞池的衛生廁所,加快現有無衛生廁所住宅的改廁工作,到2019年,全省85%以上農戶通過新建或改廁,完成家庭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保廳、省水務廳)
——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加強農村道路、公共停車場、安全飲水、供電、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農村低碳社區建設,引導使用沼氣、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善提升農村道路系統和農村對外交通路網體系,到2019年,村主干道路進出通暢,村莊道路鋪裝硬化率達到95%,客運通達率達到100%;村內道路以現有道路為基礎,保留原始形態走向,就地取材加以完善。(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土資源廳、省林業廳、省農業廳)
——加強村莊綠化、美化、亮化、海綿化改造。做好村莊綠化,多運用本土植物,并使喬、灌、花、草合理搭配,形成多層次、錯落有序的綠色空間。實施村莊風貌提升工程,實現“白天看綠化、晚上看亮化、晴天看美化、雨天看凈化、建筑看文化、村莊景區化”。完善村莊電力設施,主要村道、巷口、公共活動場所有路燈,達到基本亮化水平。打造“海綿村莊”,村莊廣場、道路應增加透水性材料鋪裝,保護自然水系,減少硬化率。(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林業廳、省農業廳、海南電網公司)
——加快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著力建好村“兩委”活動場所和便民服務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衛生計生中心、綜治調解中心、農家購物中心。有條件的地方要拓展幼兒園、社會綜合服務管理工作站、金融服務網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形成公共服務與管理一體化的農村社區綜合體。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光纖寬帶網絡向農村延伸,加快4G網絡全面覆蓋。(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司法廳、省工商局、省教育廳、省政府金融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國土資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