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清潔家園”專項整治。全面清理農村陳年生活垃圾,完善村莊保潔制度,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探索區域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進農村垃圾就地減量和分類處理。到2017年5月底,農村垃圾集中收集的村莊全域覆蓋,按服務人口合理配備專職或兼職保潔員,每個村莊至少配備一個垃圾收集箱;每個鄉鎮建有1個以上垃圾中轉站或收集站,根據需要至少配備1輛以上垃圾轉運車,各市縣農村垃圾治理達到國家規定的“五有標準”(即有設備、有人員、有技術、有經費、有機制),通過國家十部委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驗收;到2019年,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9座,升級改造滲濾液處理設施14座,新增生活垃圾轉運設施58座。(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含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下同);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保廳、省農業廳)
——深入開展“清潔田園”專項整治。重點清除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嚴格實行“誰污染誰負責、誰污染誰治理”的工作機制,到2017年基本清除農藥、化肥包裝物及農用塑料薄膜等生產廢棄物,到2019年化肥、化學農藥實現零增長,提升田園生態環境質量。(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農業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保廳)
——深入開展“清潔水源”專項整治。全面排查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周邊工業、生活、畜禽污染源,依法清除、取締有污染影響的各類排污口和污染源。加強河道水體清淤治理,到2017年底,農村池塘、河道水體垃圾污物全部清理。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做好農村化糞池的防漏防滲工作,統籌考慮分散處理、就近處理或集中處理等方式,推廣生活污水濕地處理技術;到2019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0%以上。合理確定村莊畜禽養殖區域和養殖規模,科學規劃建設村莊養殖小區,推行糞污集中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實現農村居民飲水安全。(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配合單位:省生態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務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