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規劃先行,以產業帶動百千工程建設
“一村一品”興萬州
俯瞰萬寧市城區。
溪邊美景。
溪邊村傳統婚禮。
■ 本報記者 洪寶光 通訊員 卓琳植
近年來,萬寧緊緊圍繞“建設濱海花園城市、打造清新度假勝地”的目標,把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與全域旅游的點、線、面建設結合起來,堅持“科學規劃先行、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業支撐”的原則,實施特色墟鎮改造,重點推進龍滾僑鄉、和樂龍舟風情小鎮、興隆東南亞風情小鎮、日月灣沖浪等四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
擁有百里黃金海岸的萬寧,正借力自然優勢,依托產業發展帶動百千工程建設,走具有萬寧特色的“美麗經濟”發展之路。
美麗鄉村建設皆有產業支撐
午后的和樂港北港,艷陽高照,空氣清新,港口一帶的海鮮店里高朋滿座。
“家鄉變美,知名度提升了,游客也多了起來,生意越來越紅火了。”望著熱鬧的餐廳,港興海鮮酒家老板譚立雄說,這幾年來,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收入也增多不少。
多年前,港北只是一個小漁村,自從萬寧市開展風情小鎮建設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鎮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如今,到港北感受漁樵耕讀,探尋古法煮鹽,品味來自大海的美味成為一種旅游新時尚。當年的小漁村正向清新旅游勝地邁進。
和樂鎮委書記鐘進軍表示,建設風情小鎮以來,和樂港北地區漁家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先后建起5家規模比較大的漁家樂,帶動漁業產業發展,帶旺了風情小鎮。
萬寧推進百千工程,不僅僅是改造環境,使生態環境變美,還以產業來支撐,實現環境美、產業強、百姓富裕。
據了解,目前萬寧市有和樂龍舟風情小鎮、興隆東南亞風情小鎮等4個鎮列入全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老蔡村等93個美麗鄉村列入全省千個美麗鄉村建設。如何才能使百千工程得到有效推進,又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呢?
“建設百千工程要始終堅持‘科學規劃先行、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業支撐’的原則。”萬寧市委書記張美文說。
4月13日,記者在萬寧市住建局副局長郭仁凱辦公室采訪時,看到辦公桌上堆著一疊疊規劃材料,里面涉及萬寧市在建的4個風景小鎮以及93個美麗鄉村。
“每個風景小鎮,每個美麗鄉村規劃內容都不一樣,但都凸顯產業的帶動和支撐。”郭仁凱舉例說,譬如龍滾風情小鎮側重于菠蘿等農業產業的發展帶動;和樂龍舟風情小鎮側重漁業產業帶動;興隆東南亞風情小鎮注重旅游以及咖啡等產業的發展。
興隆是海南發展旅游最早的地區之一,然而隨著旅游市場的發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斷“刷新”,近10年來并不“興隆”。為重振“興隆”之勢,如今的興隆,借助風景小鎮建設,正處在轉型當中。于2014年開放并在持續完善中的興隆綠道,連接起了興隆熱帶植物園和興隆熱帶花園兩大景區,帶動鄉村游、美食游等元素發展,成為整合當地旅游資源的一條大動脈。各景區、興隆咖啡旅游也紛紛推出新的體驗項目。
在興隆街區,一場改造行動正在啟幕。在酒店密集的旅游區,個別酒店改造升級正在進行或進入規劃,美食購物街已經建成。
萬寧興隆華僑旅游經濟區主任林志飛說,希望通過完善旅游設施做大旅游業帶動風情小鎮的建設。
萬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高明表示,推進百千工程,離開了產業就不美麗了,唯有產業支撐,風情小鎮美麗鄉村才更美。
美麗鄉村建設與全域旅游相融
4月的萬寧,詩情畫意,草木葳蕤。
行走在萬寧109公里的海岸帶上,身旁是波濤陣陣、海浪翻滾。岸邊,森林客棧里的住客或拉網捕魚或品一鍋和樂蟹粥,不亦樂乎……在連續舉辦多屆沖浪節后,日月灣已經不再是那片“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美麗海灣,它不僅成為中國沖浪版圖上的重要一站,也成為游客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如何將旅游資源和美麗鄉村建設連為一體?
萬寧立足資源稟賦,把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與全域旅游的點、線、面建設結合起來,搭建起了全域旅游的一個個支點,讓百千工程與全域旅游進行有機融合。
在萬寧興隆咖啡谷,游客除了能夠在咖啡園找到一種親近自然的樂趣外,還能夠觀摩機器炒制咖啡豆、自己動手磨咖啡粉、用虹吸壺沖制咖啡,來一趟“興隆咖啡”體驗游。當地的各個酒店也不甘被“冷落”,紛紛向咖啡莊園、特色美食店等鄉村旅游點拋出合作橄欖枝,以此吸引顧客。
興隆、和樂等風情小鎮的推進,為萬寧全域旅游搭起了支點,加上美麗鄉村建設,為萬寧繪起了“全域旅游”的一幅畫卷。
在東山嶺腳下的溪邊村,村民自發組織成立溪邊種養專業合作社,百余畝三角梅培育基地成了市民游客看花新去處。“現在有了溪邊客廳、溪邊書屋、溪邊羊欄咖啡廳等休閑點,我們還要搞垂釣魚塘和農家樂,推出‘農家公道’迎接游客!”聯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海雄早已謀劃起了村子的發展。
張美文表示,加快4個特色產業小鎮和93個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實現產業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區功能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村莊自然風光、風土人情、農業生態等資源優勢,打造一批“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帶動就業帶動旅游業發展
推進百千工程,就要與構建脫貧攻堅的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帶動更多人借力“美麗經濟”走上致富路。
2016年,萬寧市把旅游扶貧項目作為發展美麗鄉村的重要依托,統籌推進,共投入1700萬元分別對南橋鎮橋南村、三更羅鎮加苗村、北大鎮中興村、北大鎮聯群村等4個旅游扶貧村以及北大鎮中興村、龍滾鎮新市村、禮紀鎮蓮花村等3個一事一議鄉村進行改造建設,依托鄉村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度假為主打的鄉村旅游產品,著力改善鄉村道路、排水、路燈、綠化、休閑設施等基礎設施條件。
長豐鎮文通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村莊環境變美的同時,還建起了客房,村民可在村里賣椰子、蜂蜜等當地特產,當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飯。村干部黃業平說,文通村變美,給村民帶來致富機會。
“游客越來越多,抓住商機開海鮮酒樓,半年來生意非常火爆,都快忙不過來了。”和樂鎮港北港龍舟1號海鮮坊負責人潘群武說。自身賺到錢的同時,他還聘請了當地10多人到海鮮店工作,以帶動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港北地區的海鮮店規模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萬寧烹飪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劉海濤說,伴隨著萬寧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批農家樂、漁家樂等美食店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旅游的內容,還吸引大批食客前來品嘗,帶動就業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周高明表示,萬寧推進百千工程,將進一步加強城鄉產業對接,實施“一村一品”工程,并與構建脫貧攻堅的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帶動更多人吃上產業飯,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 (本報萬城4月20日電)
本版圖片由萬寧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