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去年5月印發以來,我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加強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圖為儋州市峨蔓鎮沿海的火山生態風景。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從高空俯瞰,位于南海之濱的海南島是湛藍大海上的一片綠洲,煙波裊裊、不落凡塵。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銀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煙”“綠衣歌舞不動塵,海仙騎魚波裊裊”,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連用三句古詩詞盛贊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并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鼓勵海南省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路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經驗。”
近兩年來,海南持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倍加珍惜、精心呵護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探——在全國率先組建省生態環境廳,建立大環保管理體制;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治理修復水環境;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海南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路。
治——啟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行動,著力解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突出問題;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岸線開發管控,保護海洋生態……海南通過嚴管嚴控守好生態“家底”,確保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轉——發揮政績考核指揮棒作用,取消對12個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推廣清潔能源汽車,成為全國首個提出所有細分領域車輛清潔能源化目標和路線圖的地區;從試行“限塑令”到全面實施“禁塑令”……海南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風向標。
生態核心區居民放棄“砍山”,成為有穩定工資收入的護林員;越來越多游客選擇來海南體驗森林游、潛水游、康養游,好生態催生了新業態;去年全省非房地產投資占比提升至58.4%,GDP含“綠”量進一步提高……行之愈篤,悟之愈深。海南全面踐行“兩山”理念,推動“兩山”轉化,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這讓海南干部群眾更加明白了“最強優勢”“最大本錢”的深邃含義,更加堅定了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信心和決心。(羅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