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井村的采訪中,兩個現象令記者印象深刻。一是未建廁所的村民與親屬、鄰居共用廁所,并從這種“共用”中感到自己“省了建廁所的錢”,認為自己的生活“并沒有不方便”;二是已建的廁所大多建在村民房屋外,極少有村民將廁所建在屋內,認為“廁所建在房屋內會影響風水”。
當前,我省正大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其中“廁所革命”被作為農村的重要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和建設,并為之付出了許多努力。但是,存在于部分村民心中的“無所謂”“過得去”“老廁所能湊合用”等思想,使村民對改廁的意義和不改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因此不能形成自發推動改廁的內生動力。
地方黨委、政府在推進農村改廁工作時,需將破除村民思想“藩籬”作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從規劃、管理、宣傳等多方面入手,切實引導村民養成文明鄉風,共建整潔、舒適的人居環境。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