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創新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
黨員當“巷長” 村容大變樣
■ 海南日報記者 余小艷 通訊員 王家專
“村容整潔了,人心也齊了。”11月10日,澄邁縣金江鎮春芳村黨員李燕吃過早飯就出了門,沿著村中一口池塘巡查環境衛生。池塘四周綠草如茵、林木茂盛,景色秀麗。
李燕是池塘周邊這個片區的“巷長”。自從去年上半年當上“巷長”,每天早晚出門巡查一次,已成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村容村貌變化很明顯。”正在春芳村開展扶貧工作的幫扶責任人王泰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2018年他初次來春芳村時,村內坑洼多、污水橫流、雞舍亂搭、柴火亂堆,蚊蟲、蒼蠅亂飛,人居環境比較差。
創新制度美環境
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工作后打響的第一仗。2019年上半年,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向澄邁縣水務局尋求支持,啟動建設農村污水管網,將家家戶戶的生活用水收集處理后,用作農業灌溉水源;請來工程隊并投入5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填平村中公共區域的坑洼,硬化巷道。
春芳村有一片聯排瓦房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一些瓦房倒塌后成了殘垣斷壁,影響村容村貌。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在治理污水、硬化村道的過程中,聯合村“兩委”干部,一家一家與房主談心溝通。最終,與村民達成共識,統一拆除這些瓦房,將清理出來的閑置土地用于建百香果園。鄉村振興工作隊組織工人搭建藤架,種下百香果苗,再將百香果園交由村民管理,不少村民把家禽圈養在百香果園里。這一舉措既改善了村莊環境,又解決了家禽散養問題,還給村民帶來經濟效益,一舉三得。
“為了形成環境治理長效機制,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從抓黨建入手建立‘巷長制’,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讓村中黨員動起來,帶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村容逐漸美起來。”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王鵬介紹,該村將全村公共區域分片劃給29名黨員,黨員對片區環境衛生狀況負責,引導村民圈養雞鴨,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村干部每天開展環境衛生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春芳村還設置6個保潔員公益性崗位,保潔員負責自然村的日常保潔。
“做差了在村里會沒面子。”李燕說,過去家家戶戶亂搭亂建、亂傾亂倒,環境衛生沒人管,建立“巷長制”后,村中的黨員自覺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效果很明顯。“管不好要上黑榜,很丟人!”
前不久,春芳村榮獲“海南省衛生村”榮譽稱號,進一步調動了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環境變好了,日子越過越舒坦。現在很多人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參加大掃除也積極,村黨支部的號召力更強了。”春芳村黨支部書記徐日蘭說。
發展產業鼓腰包
村莊環境變美了,鄉村振興工作隊開始著手發展產業。今年5月,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在與村干部協商,并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后,引入福羊牧業公司與村辦合作社合作,打造春芳村福羊養殖產業基地。村干部負責該基地的運營,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并參與日常管理。
“基地剛賣了22只羊,目前還存欄100多只,預計明年將有10萬元以上的收入,惠及23戶110名村民。”王鵬說,除了福羊養殖產業基地,春芳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還協調澄邁縣農業農村局給村民免費發放10噸地膜,并多次組織冬季瓜菜農技培訓,激發村民種瓜菜、果蔗的積極性。去冬今春,春芳村共種植冬季瓜菜1000余畝。
人居環境越來越亮麗,村民發展的干勁也越來越足。王鵬透露,下一步,該村將建設雨污分流管網,進一步美化人居環境,同時做大做強福羊、果蔗、冬季瓜菜等產業,增加村民收入,盡早實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目標。
(本報金江11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