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
“自‘4·13’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明確賦予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戰略定位以來,特別是去年4月底中辦、國辦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以來,全省上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緊緊圍繞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兩個領先’目標,落實方案各項任務,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毛東利近日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圍繞突出環境問題,開展六大環境專項整治,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優異成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截至目前,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4%,PM2.5平均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今年1-10月,全省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為90.1%,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天更藍,水更清,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也更加健全——在法治保障方面,我省近兩年來共制修訂20余項省級地方性法規,覆蓋“多規合一”“禁塑”和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等多個生態文明細分領域,使體制改革于法有據。在責任落實方面,我省完成機構改革,構建“大環保”監管格局,初步實現“五個打通”,率先完成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改等工作。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前,我省全力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對各市縣、各部門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定期調度、及時銷號。截至目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已完成整改222項,按時完成率92.5%。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截至10月底應完成的22項整改任務已完成20項,按時完成率90.9%。
此外,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上,我省“禁塑”“清潔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三大標志性工程取得積極進展,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經驗,使海南成為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范例,成為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
“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協調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有序實施‘禁塑’,全力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積極服務自貿港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海南建設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貿港貢獻力量。”毛東利說。
下一步,我省生態環境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圍繞“十四五”期間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標定位,一方面堅持陸海統籌保護發展,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引領高質量綠色發展,另一方面實施高精準的環境污染治理,開展高水平的自然生態保護,落實高標準的環境風險防控,加強高效能的環境監管,筑牢自貿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障,以實際行動切實扛起建設“美麗中國”的海南擔當。
(本報海口12月3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