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本報椰林11月22日電(記者周曉夢 通訊員周海燕)“寧讓18寸給公用地,也不多留1畝宅基地”“村里的環境衛生同樣重要”……近日,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組織定點扶貧村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田仔村的各村民小組組長、走所村61戶村民代表,到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丹村、萬沖鎮山明村委會開示村等地“取經求寶”,參觀學習整村推進整治開發及脫貧工作經驗。 初入丹村,一條寬敞的水泥大道直通視野盡頭,在村內游覽時,一棟棟別致的小洋樓吸引著田仔村村民代表們的目光,從高處俯瞰,全村盡在規劃整齊的網格區內。而作為樂東“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村危房改造”示范點的開示村,讓前來“取經”的田仔村村民更加眼前一亮:該村不僅規劃整齊、村容村貌美,還創新方式,以農戶出資、政府補貼、村委會發動周邊小微企業提供模板沙土等途徑,政府統籌推進改造,未來將打造成具有旅游特色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我們村條件不差,也可以這樣搞”“村里瓜菜多,這是不是有點特色”……參觀結束后,一些村民代表們在回程的路上熱烈討論如何讓自己變富、村子變美的方法。 據了解,田仔村是陵水黎族自治縣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重點村,共有7個自然村686戶3180多人,貧困人口有64戶295人,目前30戶120多人已脫貧進入鞏固提高階段,今年要力爭完成另外34戶貧困戶的脫貧工作。目前,該村正準備進行整治開發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