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三亞創新“政府+銀行+合作社+農戶”模式,解決貧困戶發展資金問題 ■ 本報記者 袁宇 “春節要到了,新一年我一定要增收?!苯裉焐衔?,在三亞市崖州區北嶺村喜山羊生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羊舍里,貧困戶張慶華許下心愿。 合作社里飼養了210余只黑山羊,張慶華在這里既是“放羊倌”,也是小股東。他每月能有1800元的收入,到年底,還能領取近1萬元的分紅。 而在一個月前,這家合作社連一只黑山羊都還沒有。 “羊舍在去年7月就建好了,但因為缺乏資金,一直沒有開始養羊。”合作社的股東張理宏說,合作社最開始由村里的3戶農戶合伙成立,在建羊舍后便無余錢購買黑山羊。由于合作社力量太弱小,也很難貸到款。 去年12月,三亞市人力資源開發局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與郵儲銀行的工作人員在多次進村調研中,得知了合作社的困境。他們建議合作社吸納貧困戶作為社員,并按照由合作社擔保,采用3戶聯保模式,成為相互反擔保人,為每戶提供2萬元至6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經過合作社與貧困戶的雙向溝通,合作社吸納13戶貧困戶入股,取得了27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铐棸l放后,合作社立即購買了210余只黑山羊,邁出發展的第一步。 三亞市人力資源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該局正在探索的“政府+銀行+合作社+農戶”的金融精準扶貧創新模式,即讓有意發展產業的貧困戶,通過加入合作社,不僅能有效解決貧困戶種養殖經驗缺乏及還款能力弱的問題,還可以幫助合作社解決資金難題。(本報三亞1月17日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