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本報萬城12月15日電(記者王玉潔 周曉夢)由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和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六次大會今天在萬寧閉幕。大會將中非各方共識以《新聞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的形式對外發布,對會議期間的交流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六次大會是在約翰內斯堡峰會成功召開一周年之際舉行的。會議憶及,一年前的1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非洲國家元首共聚南非,共謀中非關系和非洲發展大計,共繪中非關系發展藍圖,決定將中非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闡述了中國對非政策的新思想新理念,提出中非做強“五大支柱”和未來3年重點實施以促進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為重點的“十大合作計劃”。會議高度贊賞約堡峰會為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開啟了新篇章,為中非加強團結合作指明了方向。 “互聯互通,創新發展”是本次會議主題,大會期間分別舉行的“企業高端論壇”“中非農業合作論壇”緊緊圍繞會議主題,深入探討以中非產能合作和產業對接為著力點,推動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非農業合作論壇”還就落實約堡峰會后續行動、推動中非農業合作、科技與金融支撐農業投資合作、非洲農業投資環境與合作經驗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公報》認為,到2016年,中非關系已開啟60周年,中非發展戰略和產業對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十大合作計劃”與非盟《2063年議程》所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優先領域高度契合。《公報》提出,非洲各國普遍期待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致力于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具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擁有充足的資金、技術、裝備制造能力和管理經驗。《公報》呼吁,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要緊緊抓住歷史機遇,把有比較優勢的工業產能和農業技術輸送到非洲,全面參與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 《公報》支持海南同非洲國家深化熱帶農業合作、擴大旅游合作。海南熱帶農業技術很適合非洲,可以在中非農業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海南與非洲的旅游業互補性強,雙方可以在開通直航航班、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業態創新等方面開展合作,以促進海南與非洲旅游業的發展。 《公報》贊賞約堡峰會以來中非各領域的合作所取得的顯著進展和可喜局面。中方資金進入非洲鐵路、公路、電站、港口、通訊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參加中非產能合作和農業合作。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不振、國際體系處在重要調整期的背景下,中非堅持合作共贏,堅持共同發展,不僅符合中非各自利益,也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促進國際格局朝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演變。 《公報》還對海南省委省政府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有關內容納入省“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并積極推動萬寧“中非合作交流促進基地”建設表示贊賞,大會將大力支持基地建設相關工作,并希望海南省以基地建設為平臺,在中非友好合作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公報》對海南省、萬寧市為大會所做的精心周到安排和有效的后勤保障服務表示衷心感謝,對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海南省農業廳、銀賽控股集團等單位為本次會議成功召開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感謝非洲駐華使節和其他非洲朋友們以及中國外交部、農業部、商務部、中國企業界和各界人士對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的寶貴支持和積極參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