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4﹞57號,以下簡稱國辦發57號文)關于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相關要求,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細化工作任務,明確時間表,積極籌建全省統一政府網站技術平臺,結合政府網站普查,加大基層政府網站整合力度,扎實推進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取得較好成效。
一、摸清家底,做好規劃
2014年全國政府網站工作交流會召開后,即根據王仲偉副秘書長在本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開展全省政府網站梳理工作。2014年12月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省政府網站信息發布和內容建設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皖政辦秘﹝2014﹞230號),要求全省各級政府網站開展信息發布和內容建設自查自糾工作,報送網站基本信息,初步掌握了全省政府網站建設管理基本情況,建立了全省政府網站基礎信息檔案。根據國辦發57號文關于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要求,2015年3月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5﹞12號),要求完善政府網站體系,優化布局結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在2016年底前建成全省統一政府網站技術平臺。
二、先行先試,梯次推進
為積累經驗,確保安全,采取先行先試的辦法,鼓勵有條件的市先行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目前全省16個市已編制完成基層政府網站整合方案,黃山、蚌埠、池州、阜陽、宣城、馬鞍山等6個市已建成市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黃山、蚌埠等市已投入使用。
市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主要是推進業務和技術整合。如已建成的池州市市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采用業務、技術、平臺“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政府網站、政務公開、輿情回應業務部門,技術開發支持部門和云計算中心平臺管理部門協同聯動,各負其責,承擔政府網站建設管理任務。同時,市政府網站與市政務信息綜合應用系統(OA辦公平臺)進行對接,建立數據流轉平臺,實現數據交互,保證政府網站信件等互動數據及時流轉到政務信息綜合應用系統辦理,提高了政府網站互動回復效率。已投入使用的有黃山市統一政府網站群平臺,該平臺采用“統一硬件系統、統一數據庫結構、欄目功能模塊化設計、信息內容分級管理”模式,功能模塊分基本模塊和擴展模塊,所有模塊之間的數據統一管理、互通共享。同時,將市統一政府網站平臺與市統一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進行整合,將政府網站網上辦事系統與市政務服務中心網上審批系統進行整合,實現了“一體化”互動交流,“一站式”公眾服務。目前,46個市直部門已遷移至統一網站群平臺,形成以中國黃山網站為主站、市直部門網站為子站的市級政府網站群體系,縣(區)及鄉(鎮)兩級政府網站也將逐步向統一平臺遷移。統一網站群平臺的應用,節約了財政經費,整合了信息資源,各單位從軟、硬件保障和信息內容工作“一把抓”轉為集中精力保障信息內容。
從實際出發,穩扎穩打,梯次推進政府網站整合,明確已建成的政府網站在2018年底前陸續遷移到全省統一政府網站技術平臺的目標。為避免“一刀切”,明確有條件的省直部門可單獨建設技術平臺,整合所屬單位的網站在其技術平臺上開辦,條件不具備的省直部門可利用全省統一的技術平臺開辦政府網站,有條件的設區市可單獨建設技術平臺,整合市直各部門及所轄縣(市、區)的政府網站在其技術平臺上開辦??h級政府各部門、鄉鎮(街道辦事處)不再單獨建設政府網站,利用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開設子站、欄目、頻道等,主要提供信息內容,編輯集成、技術安全、運維保障等由上級政府網站承擔。
三、結合普查,加快整合
為抓好政府網站普查工作,制定政府網站日常監測方案,對全省政府網站進行動態監測,根據動態監測結果,對基礎薄弱,內容無法保障,安全隱患較大的政府網站,予以清理關停,引導其在上級技術平臺開辦子站、欄目或頻道。普查檢查整改階段共計關停886家基層政府網站,要求其整合到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清理出170家行業網站等作為例外,在國辦報備。7月13日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網站普查檢查整改階段工作的通知》(皖政辦秘〔2015〕100號),進一步壓實責任,要求各市在2015年11月底前有序組織關閉縣級政府所屬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網站。截至目前,全省已關閉縣級政府所屬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網站11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