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數字科技讓農業生產管理走向智能化
“數戰數決”更高效“后臺產品”賣得俏
①冬交會現場網紅直播帶貨。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②農戶在聽阿里巴巴集團工作人員講解大數據應用。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③工作人員向客商推薦新品種玉米。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蘇慶明
在2020年冬交會上,西裝革履的孫甄與其他多數參展商不同。別人賣的是瓜果蔬菜、畜禽海鮮、農副產品,他兜售的是技術。“看看我們這個系統,各個地塊的面積、作物品種、使用人、交易情況一目了然。”指著一塊電子顯示屏,孫甄自豪地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道。
孫甄是一家數字農業技術研發公司的負責人。他相信,未來瓜果蔬菜等“前臺產品”將越來越依賴像他們這樣的“后臺產品”。在數字時代,應用數字科技正逐漸讓農業“產、供、銷”等各環節變得更加智能,這在本屆冬交會上顯現端倪。
賦能生產管理
孫甄是海墾控股集團子公司海南金墾賽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墾賽博公司)的董事長,金墾賽博公司是海墾旗下專門負責數字農業技術研發的業務板塊,幾年前剛剛誕生。
“這是海墾自身改革的產物,積極擁抱農業生產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以智慧農業為方向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孫甄說。
孫甄給記者遞了本企業宣傳冊,里面圖文并茂地介紹了該公司研發的數字農業系統、土地資源運營管理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平臺等20多種農業生產管理數字化信息化系統平臺。
“通過遙感、航拍、數據采集等,我們實現了以可視化形式呈現各塊土地的生產使用情況,包括面積、土地種植時間和品種、租期租金等,為土地管理決策提供服務。在生產管理方面,通過對田間地頭數據的自動遠程采集分析,生成數據化模型,針對生產品種的選擇、生產時間和規模等提出科學建議。”孫甄說,金墾賽博公司對海墾自身的服務主要分為兩大塊,一是土地管理,二是農業生產管理。他介紹,土地管理方面,在公司土地資源運營管理系統等的助力下,海墾已經基本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土地“租期過長、租金過低、面積過大”的“三過”問題。
在冬交會海墾館,海墾專門為金墾賽博公司開辟了展區,不時有客商前來咨詢洽談。“安徽、寧夏等地已有企業跟我們合作,將采用我們的技術;今天,海南民間農場、廣西等地農墾企業也有人前來跟我們洽談合作。”對于輸出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這門生意,孫甄很有信心。
采用數字農業技術,也成為企業對外展示現代形象的重要內容。在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區,該公司專門介紹了其“科創篇”。“我們自主研發并升級了農業信息數據化管理系統,為公司量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及質量安全可追溯提供了可靠平臺。”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將增強客戶對其產品安全、品質、供應的信心。
助力政府決策
在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以政企合作的形式推廣應用數字農業解決方案,促進鄉村振興,既是相關企業拓展的方向,也越來越成為政府的選擇趨向。
瓊山區是海口市“三農”發展的重點區,其農業總產值約占全市三分之一。本屆冬交會,瓊山區展示了與阿里巴巴聯手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的成效。
現場的介紹顯示,瓊山區數字鄉村建設項目(一期)涵蓋電商公共服務、科學決策、電商培訓學院三大板塊,包括精品網貨、產銷對接、整合營銷、數字大屏、數字參謀、網紅主播孵化等具體功能。
以精品網貨為例,工作人員介紹,其“主要結合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優勢,從分選分級、包裝策略等多方面著手,全方位打造精品農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塑造品牌形象”。現場案例展示,“海口火山·瓊山鳳梨”“海口火山·瓊山福稻”等精品網貨,都因良好的等級價格策略、特色設計包裝等受益。
“在數據化、移動化時代,數據的歸集展現、功能的疊加豐富變得越來越重要。推進數字鄉村,有利于政府科學決策。”現場數字農村技術專家向記者表示。
瓊山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助于實現“產、供、銷”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據了解,當前,越來越多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企業落戶海南。“部分市縣對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幫助政府部門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電商銷售決策的需求較大。”一家企業負責人說,先進技術的應用,將從農業結構、產銷對接等方面對海南農業進行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
(本報海口12月18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