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觀察員 張成林
4月22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落下帷幕。3天來,圍繞全球發展、共同未來,四海嘉賓暢所欲言,八方媒體深度聚焦,在觀點碰撞、思想交鋒中,“博鰲聲音”響徹海內外。其中,對海南而言,關于轉型發展的“綠色聲音”尤為響亮。
可以說,綠色發展是今年博鰲樂章的“重音”。
且不說“零碳東嶼”讓人耳目一新,綠色音符躍動于會務、交通、飲食、住宿等各環節。單從年會議題上看,就聚焦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碳中和、綠色能源、綠色世界等綠色發展熱點話題。中外嘉賓從不同維度作出分析、解讀、建議,共同奏響了綠色發展的強音。
這里有對形勢的清醒認識——
“如果按照當前的發展范式、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地球生態系統將難以持續。”在“對話海南”分論壇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道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持綠色發展的緊迫性。這也是中外與會嘉賓的一個共識。
相比嘉賓發言,論壇的旗艦報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綠色轉型亞洲在行動》則顯得更加系統、全面。報告全篇聚焦綠色轉型,在深入研究中傳達了“疫情肆虐和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迫切需要所有國家進行綠色轉型”的觀點,足見綠色發展之迫切。
這里有對發展的理性分析——
“實現‘雙碳’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各自為戰,必須深度融合,優化組合”“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其中融合發展至關重要”“產業企業的綠色發展、綠色合作要考慮整個價值鏈,需要更大的平臺與專業機構參與企業管理”……
綠色發展不是某一行、某一地的事,而是一項系統工程。論壇年會匯聚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集聚了各行各業的真知灼見,其中,既有對當前癥結的深入分析,也有對人們認識上的糾偏,更有對未來形勢的理性預判,正是海南綠色發展的寶貴財富。
這里有對海南的深切期盼——
比如,“海南要加快推動能源轉型,為全國作出示范”“綠色低碳是海南的底色,海南要爭當國家‘雙碳’目標的先行者?!薄霸诰G色發展中,海南完全可以成為亞洲地區的樣板”“海南可發揮資源和政策優勢,打造世界尖端的綠色科技研發基地”……
感受了“零碳東嶼”的魅力,領略了海南的綠色底蘊,中外與會嘉賓對海南發展有著非常深入的認知。作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他們對海南的期盼反映了大眾對海南的期待。從中也可看出,海南的綠色轉型、綠色發展不僅是自身的需要,同樣具有示范效應、全球意義。
理越辯越清,道越論越明。博鰲深化了我們的認識。
就在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再次囑托海南,要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另外,再過幾日,海南將迎來省第八次黨代會,開啟海南高質量發展新的征程。
使命如何踐行,綠色發展如何推進?善發時代之先聲的博鰲亞洲論壇,為我們提供了思想、提供了智慧。無論是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闡述的中國機遇,還是年會報告中蘊含的真知灼見,抑或各界嘉賓發出的精彩言論,都是海南需要深入挖掘的寶藏、富礦——
借智博鰲,增強綠色發展的定力。
年會上,無論是“零碳東嶼”的實踐,還是綠色發展的海南,都獲得與會嘉賓的交口稱贊,這也反映出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方向的正確性。乘勢而上,海南當牢記囑托,錨定目標,鉚足干勁,以久久為功的勁頭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奮力開創綠色發展新境界。
借智博鰲,搶抓綠色發展新機遇。
博鰲是各類信息的集散地,其中蘊含著寶貴的發展機遇。比如,有學者指出,碳中和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財政政策應該在其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這就需要及早謀劃,著力推進綠色金融、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為碳中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從思想碰撞中尋找機遇,是我們放大博鰲價值、助力海南發展必做的功課。
借智博鰲,理清綠色發展的思路。
年會關于綠色發展的很多議題設置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很多問題及與之相關的探討多具有共性、可借鑒性。比如,有專家認為,碳中和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非常深刻的經濟學、管理學問題。這說明,碳中和具有關聯性、系統性,落實到發展中,不能只是盯著減碳不放,而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謀劃。諸如此類,需要海南認真傾聽論壇年會上的不同聲音。
青山依舊在,人散曲不終。
論壇年會閉幕,但博鰲聲響仍存。在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之際,海南面對著各方的更高期待,面臨著發展的更大機遇。在綠色轉型的征途上,讓我們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善用博鰲平臺、善聽博鰲聲音、善借博鰲智慧,努力在大海之南奏出一曲曲激昂的“綠色回響”,以綠色發展的嶄新畫卷回應各方的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