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要求,為“十四五”開好局——
11個重點園區鉚足勁這樣干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關鍵之年。
“十三五”期間,我省重點園區創新優化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各類市場主體加速集聚,園區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產城融合度不斷提升,園區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2021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提高產業配套能力,集中培育產業集群,謀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建設若干個千億級產業和一批百億級園區,力爭重點園區年營業收入1.2萬億元。
洋浦經濟開發區
發揮自貿港“樣板間”作用
本報洋浦1月25日電(記者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我省要突出抓好11個方面、33項工作?!毖笃止の瘯浿苘娖秸f,洋浦經濟開發區將積極發揮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平臺作用,推動落實早期安排,爭取早期收獲。重點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落地實施,逐步建立適應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建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自貿港理念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自由貿易港“樣板間”的作用,為全島封關運作做好壓力測試和經驗積累。
日前,洋浦管委會協同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商務廳等部門聯合印發《海南省關于支持洋浦保稅港區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的工作措施》。周軍平說,今年洋浦通過建設新型國際貿易服務中心,承接新型國際貿易全產業鏈的展示、服務和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一站式新型國際貿易服務和展示平臺,打造連接西部陸海新通道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節點,為新型國際貿易業務板塊提供支持。
周軍平表示,“十四五”期間,洋浦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大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力爭形成海洋油氣、港航物流、商貿服務(國際貿易)三個千億級業態。
海口江東新區
蹄疾步穩發力產業聚集
本報???月25日訊(記者 張期望 通訊員 曹柳)“江東新區將按照‘兩年出形象、三年出功能、七年基本成型’的時間表,蹄疾步穩全面推進園區建設?!焙?诮瓥|新區管理局副局長張愛暉表示,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十四五”園區建設專門作出部署,舉措目標令人振奮。未來5年,江東新區將從建設、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方面發力,將江東新區打造成為自貿港建設重大功能平臺,成為自貿港產業聚集樣板區。
據了解,2020年,??诮瓥|新區成果豐碩,固投完成年度計劃的125.7%,全口徑利用外資完成年度目標的282%,全年簽署意向合同金額341.7億元。張愛暉表示,“十四五”期間,江東新區將圍繞總部經濟區、臨空經濟區及離岸貿易結算中心、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及國際文化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大力推進招商工作,讓江東新區成為自貿港發展產業聚集樣板區。
江東新區還將鼓勵大膽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有序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诮瓥|新制度集成創新改革實施方案》落實,并努力推出多項全國首創性制度集成創新案例。除此之外,江東新區還將結合園區實際,確保營商環境全市領先形成常態。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著眼科技前沿“挑起大梁”
本報三亞1月25日電(記者 黃媛艷)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林海表示,2021年,該園區將持續在三方面發力。
一是聚焦國家戰略,著眼科技前沿,服務地方急需。全力以赴創建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高標準建設種業創新平臺,打造種業及關聯領域現代服務產業體系。立足引入國字號大院大所和國家級頂尖科創機構,建成科研設備齊全、基礎條件完備的科技創新主陣地。
二是優化知識產權服務,高標準打造崖州灣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先行示范區。推動建立園區知識產權一站式司法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能力;開展“重點產業專利導航”和“知識產權侵權懲罰體系”等系列制度設計,推動科技城知識產權一體化綜合利用。試行高水平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創建種業知識產權特區,推動國際種業高端要素聚集,構建種業開放新格局。
三是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海洋、種業及關聯領域現代服務產業體系。持續推進以深海、南繁科技為特色的全產業鏈建設,積極拓展醫療器械、信息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貿易、科技金融等自貿港優勢產業領域,在產業發展上“挑起大梁”。
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
力爭今秋實現正式招生
本報???月25日訊(記者 陳蔚林)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十四五”期間“以國際教育創新島引領教育發展”作出明確部署安排。“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是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重大平臺,是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的重要載體?!笔〗逃龔d廳長、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局長曹獻坤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試驗區將著力打造我國教育開放發展新高地、新標桿和集中展示窗口,承擔起為自貿港提供強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撐的重任。
曹獻坤介紹,試驗區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目前已簽約引進國內外名校16所,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和行動,力爭實現2021年秋季學期正式招生。
曹獻坤說,未來5年,試驗區將堅決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完成起步區建設,引進國內外名校30所以上,辦學規模達到1萬人,實現“大共享+小學院”“中西互鑒、學科互融、文理互通、學分互認、課程互選、管理共商”等一流國際教育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并依托優勢學科發展新興產業初具規模,成為海南自貿港的一張靚麗名片。
??趪腋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
勇攀高新技術產業高地
本報海口1月25日訊(記者 郭萃)“省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打一場科技翻身仗、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方面作出的系列部署,是對??趪腋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做好‘十四五’期間和2021年重點工作發出的‘動員令’?!焙?趪腋咝聟^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立武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劉立武表示,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海口高新區努力在“十四五”末邁進營業總收入“千億級”園區行列,工業總產值超700億元,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000件以上,建成自貿港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诟咝聟^將抓緊打造“生物醫藥、全生物降解新材料、高端食品飲料加工”三大特色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推動重大新藥創制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基地、云龍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加快形成有規模有效益有競爭力的項目集群,提升“海口造”特色產品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份額和價值。
此外,高新區將多措并舉鞏固提升“儲備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產業項目的良好態勢,爭取做到企業項目在園區“看了不想走、來了能速落、落了即開工、建設有保障、發展有動力”。
三亞中央商務區
打造陸海經濟新增長極
本報三亞1月25日電(記者 周月光)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十四五’期間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讓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陳仕杰倍感振奮。陳仕杰表示,園區將緊緊圍繞自身定位,發揮好“法定機構+平臺公司”管理機制的作用,打造以總部經濟、現代商貿、金融服務、郵輪游艇為主導,以專業服務和文化休閑為支撐的“4+2”現代服務產業體系,努力打造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陳仕杰說,“十四五”時期,園區將努力實現企業數量達到8000家,平均增速28%;預計實現稅收100億,平均增速118%;營收達到1000億,平均增速147%。
陳仕杰表示,按照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園區今年將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工作,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推進大悅城城市綜合體、合聯三亞中央商務區等項目加快建設,實現成型成勢的蓬勃發展局面;進一步擦亮園區“商鹿通”綜合服務名片,以“審查師+審批官+商代表”模式,不斷探索制度集成創新;推進南邊海國際游艇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國內最大的游艇交易平臺;繼續圍繞“4+2”產業定位,通過推介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全球招商等多舉措,實現精準招商,加快推進優質產業集聚,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生態軟件園
助力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本報金江1月25日電(記者 李佳飛 邵長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要‘推動數字經濟增長30%’,這對海南生態軟件園是機遇也是挑戰。”1月25日,海南生態軟件園管理局局長司迺超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南生態軟件園將全力推動園區高質量超常規發展,為助推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搭建良好平臺。
2020年,海南生態軟件園逆勢而上,入園企業數量、收入、稅收均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目前,入園企業達7666家,營業收入超過600億元,納稅突破50億元,產值與稅收均占全省互聯網產業一半以上。司迺超表示,下一步,海南生態軟件園將大力推進園區向數字貿易策源地、數字金融創新地、中高端人才聚集地的方向發展。
未來5年,軟件園將繼續高標準建設物理空間,實現“在公園里工作,在生活中創新”;同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配置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高水平、專業化服務隊伍,推動產業招商成果轉化落地。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介紹,“十四五”期間生態軟件園將重點圍繞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做文章。園區將繼續高質量搭建創新平臺,引進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平臺機會;同時借助創建“國家區塊鏈試驗區”的發展機遇,搭建一批高質量的創新平臺。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
推動政策惠及更多患者
本報博鰲1月25日電(記者 袁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顧剛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樂城先行區作為全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十四五”時期將緊緊圍繞“讓國人盡快用上全世界最先進的藥械、推動中國健康產業發展、助推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三大使命擔當,加快打造自貿港重大功能平臺。
樂城先行區將繼續深化“衛健+藥監”二合一監管、繼續完善全球特藥險、開展真實世界臨床數據應用研究、舉辦國際創新藥械展、健全特許藥械全流程追溯機制等改革事項,推動更多國際創新藥械加速在國內上市。同時,樂城先行區將加快探索公立醫院特許經營、監管制度改革、醫藥分開改革等制度創新,不斷拓展深化“1+X”模式,引入優質公立醫療機構和專家團隊,發揮公立醫院的品牌帶動效應,盤活存量,幫助市場主體活躍發展,推動樂城先行區成為制度集成創新的高地。
顧剛說,園區還將繼續加強與國內外藥企合作,引進更多國際創新藥械,進一步拓展康養、氣候療法等醫療旅游新業態,吸引海外就醫回流,滿足國內患者不出國門用上國際創新藥械的需求,把樂城先行區建設成為醫療領域開放新高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窗口,打造成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樣板工程。
??诰C合保稅區
向千億級營收目標沖刺
本報???月25日訊(記者 習霽鴻)認真研讀省政府工作報告后,??诰C合保稅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陸敏表示,海口綜合保稅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結合園區發展實際,著力打造免稅品倉儲分撥中心、區域性國際貿易中心、進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區域性國際物流配送中心、高附加值產品加工制造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區域性功能性總部,力爭2025年進入千億級營收園區行列。
“我們要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制度創新、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标懨粽f,該園區將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抓實產業鏈招商,精準引進一批優質企業和項目,加速產業集群發展;加快處置盤活不良資產,建立完善產業監管不達標項目的退出機制,強化土地等要素保障,提高土地畝均效益;加快推進“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境管理制度承接準備,確保試點一獲批即可無縫實施;積極推動“保稅加工轉離島免稅、跨境電商和加工增值免關稅等三種銷售模式”等制度創新措施落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三服務”機制,當好企業的“店小二”;嚴守黨的紀律和規矩,構建既“親”又“清”的政商關系。
文昌國際航天城
搶抓機遇建設科創平臺
本報文城1月25日電(記者 李佳飛)“文昌國際航天城將搶抓機遇,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科創平臺建設,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貢獻科創力量,為‘十四五’期間打贏科技翻身仗開好局。”1月25日,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局長韓勇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目前,文昌國際航天城正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預計八門灣大道、航天二環路、紫貝大道東等道路將于2021年底實現通車。
在航天大數據產業發展方面,航天城積極探索建設衛星數據國際交易平臺和綜合應用平臺,推動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數據“走出去”,吸引了銀河航天、天儀研究院、九天微星、國星宇航等衛星應用企業在園區布局并開展衛星數據應用,促進衛星應用產業化發展。
此外,園區將重點加快航天科技公共平臺建設,推進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海南分院落戶,謀劃推動文昌國際航空航天大學城等項目建設。
韓勇表示,2021年航天城將重點打造“一中心一平臺二基地一園區”,即國際航天發射中心、國際航天交流合作平臺、航天高端產品研發制造基地、空間大數據開發應用基地和“航天+”產業示范區,致力培育一批科技創新“單項冠軍”企業,助力海南自貿港騰飛。
??趶团d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
深挖潛力做大經濟總量
本報???月25日訊(記者 計思佳)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海南要提升數字經濟產業能級,產值突破4000億元,數字經濟年均增長30%以上?!斑@樣的目標和要求,對于我們既是激勵,也是挑戰?!焙D蠌团d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亮說。
馬亮表示,2021年,該園區將在“十三五”期間主要指標保持高速增長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一是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優惠政策,開展產業挖潛和招商,做大園區經濟總量,力爭互聯網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稅收突破35億元;二是大力培育創新企業和創新團隊,力爭2021年新增100家以上創新型企業和團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00家。特別是依托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緊盯一批硬科技和前沿技術創新企業和團隊;三是推動園區人氣進一步聚集,力爭2021年實際入駐園區辦公人員突破8000人;四是啟動建設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降低企業創新研發成本,增加園區產業黏性;五是在新園區選址建設離岸數據中心試點項目,策劃實施跨境電商、國際數據服務、游戲出海等業務,迅速培育形成國際數據服務新業態;六是開展制度集成創新,打造園區一流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