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蔚林
“聚焦民生熱點、痛點、難點,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使人民群眾更早、更多地享受到自貿港發展紅利。”
1月16日上午開幕的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長沈曉明代表省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其中,政府工作報告用較大篇幅,對2020年努力補齊社會事業短板、積極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等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聆聽政府工作報告的過程中,每每提到民生話題,參會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總是格外專注、反應熱烈。不少代表、委員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那些飽含民生情懷的話語處處貼心、句句關情,讓人心里暖意融融。
這份暖意,來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家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用具體切實的筆觸部署了未來一年的任務。從辦好公平優質教育,到實施健康海南行動;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到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從著力穩控菜價,到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一個個莊重的承諾昭示了,省委、省政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的初心與使命。
這份暖意,來自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大家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將不少民生領域的工作任務具體到時間和數量。比如,“努力使公辦園就讀幼兒比例達到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80%”“開工改造棚戶區住房8000套”等,讓大家“心里更有底、身上更有干勁”。
這份暖意,來自枝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大家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雖然進一步壓縮了字數,但在民生“小事”上卻不惜筆墨。“穩控菜價”“抄表到戶”“防蚊滅蚊”“農村衛生廁所”……只要是人民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事,無論多“小”,省政府都當作大事來抓。
這份暖意,來自利為民所謀的責任擔當。大家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民生實事,都是各個群體最為關切、最為急需的。農民關注供氣供水問題,報告就要求推動農村“氣代柴薪”,提高農村安全飲水水平;市民關注菜價問題,報告就要求著力穩控菜價,讓老百姓輕松拎起“菜籃子”;青年人關注住房問題,報告不僅提出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還提出穩妥推進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設;為人父母者關注教育問題,報告不僅要求提供更多更優學位和師資,還部署了中小學游泳教育、試點實施“一校一外教”計劃等具體問題……
這份暖意,來自對不同群體的真切關懷。大家感動于,政府工作報告還關注到來海南過冬的“候鳥”群體,要求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海南的“溫度”;關注到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生力軍——青年,要求理解、尊重和關心他們,讓海南成為更多年輕人激揚青春、成就夢想的樂土……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尤其在當前,海南的社會事業建設面臨既要彌補歷史性短板、又要對標自貿港水準的雙重任務,更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
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正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爭取少花錢、多辦事,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周到、更豐富的公共服務。相信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愿景將在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中逐漸成為現實。
(本報海口1月16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