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全球供應鏈 科技合作與競爭 對話海南
在年會上尋找答案
3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新聞中心正式啟用。(記者 李昊 攝)
南國都市報3月27日訊(記者 張野 李昊)陽春三月,亞洲再次進入“博鰲時間”。27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新聞中心正式啟用。截至目前,今年新聞中心注冊記者已經超過1000人。各國記者將從這里,向世界傳遞博鰲聲音。
27日下午,記者來到新聞中心,不少媒體記者已經進駐并開展工作。對于今年的年會,各媒體將把關注點放在哪里?
據悉,今年年會將舉辦40余場分論壇,其中經濟發展相關內容頗多,吸引不少媒體的關注,“疫情之后,提振經濟成為各國發展之要,未來中國經濟的‘大船’將駛向何方,相信今年的年會能夠釋放出一定信號。”浙江日報·潮新聞客戶端記者陳穎說,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是一個國際視野的舞臺,在新聞報道中,浙江日報也將把觸角伸向國際,以國際化視角予以報道。
在各個分論壇中,中國日報記者陳博文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與海南相關的內容上,其中“對話海南”和“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兩個分論壇是她格外關注的。“海南和東盟一直有很好的合作,在未來,海南和東盟在熱帶農業以及之外還有哪些更多的合作空間,相信在‘對話海南’分論壇能夠得到答案。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是一場國際自貿港(區)之間的對話,如何加強海南與其他自貿港的合作交流,在RCEP合作框架下,如何將相關政策與自貿港政策疊加,為海南自貿港發展帶來更多機遇,這是我所關注的。”她說。
作為國際傳播平臺,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更多地希望以國際視角,傳播博鰲聲音,“本屆年會主要關注兩點,第一是如何維持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和發展,第二是目前全球科技合作與競爭,法語地區的網友很關注未來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將扮演怎樣的角色。”CGTN法語頻道主持人張善輝說。
新聞中心“綠色”升級
新聞中心的建筑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有平面媒體及網絡媒體工作區、廣播電視區、新聞發布廳和獨立的采訪間等區域。今年新聞中心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綠色化的改造升級,通過建筑外結構的修繕、設施升級以及新能源技術應用,新聞中心實現了綠色能源供給。同時,新聞中心今年特別擴大了記者用餐區的面積,達到600平方米,能容納400多人同時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