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大會并致辭。她說,目前我們正面臨著全球多個重大變局,它們相互交織,每一個都是實現更美好未來的契機,我談談其中的三個。
第一個重大變化是從深度衰退向經濟復蘇的轉變。我們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達到6%,2022年則為4.4%。但我們決不能認為復蘇是理所當然的,在國家之間和各國國內經濟前景正出現分化的趨勢,只要這場危機仍未過去,我們就需要繼續為脆弱的家庭和有生存能力的企業提供支持。隨著復蘇逐步企穩,政府可以逐步縮減支持計劃,但同時也需要擴大定向招聘補貼和再培訓新技能培養項目,這對低技能工人、年輕人和女性尤其重要,而他們在這場危機中首當其沖。
第二個重大變化是因疫情加快的數字化轉型,中國在推動數字化經濟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而現在同樣的數字引擎也正推動著其他新興市場的發展。從占GDP的比重來看,信息通信部門規模最大的30個經濟體中,有13個是新興經濟體,為了更好地抓住這一機會,各國政府應該增強公共投資,提高信息基礎設施的有效性,提高勞動力生產率。
第三個重大變化是全球轉向低碳和穩健的經濟增長,這也能夠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歡迎中國作出的在206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其他主要經濟體也作出了類似的承諾。為實現這種增長所需的綠色投資可以起到一石四鳥的功效,對民眾、環境、增長和就業都大有裨益。我們的分析顯示,如能協調推動綠色基建投資,加上碳定價,在未來十五年內,每年將提高全球GDP0.7%,同時將創造數百萬計的就業機會。
在這場世界大變局中,有一件事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各國之間的團結,這也非常重要,這也是本次危機的一個重要特點。危機不僅見證了特殊的財政和貨幣措施,也迎來了諸如旨在促進有序債務處理共同框架等倡議,通過進一步增強全球合作,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變成一個人人皆有機會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