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建言垃圾分類工作——
激活產業鏈打通“最后一厘米”
本報???月19日訊(記者 昂穎)垃圾分類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4個地級市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轉運體系”,引發代表們熱議。
“垃圾分類處理,需要政府帶頭、企業聯合投入,激活垃圾分類處理產業鏈。”省人大代表畢華建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讓環保型企業參與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同時,加大政策支持和財稅扶持,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同時,應加快提高垃圾處理效率,強化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的力度,著力提高垃圾分類投放準確性和分類收集便利性。”畢華表示。
“目前,不少市民對‘垃圾分類’理解不夠充分,多數家庭對生活垃圾還是‘一袋裝’‘放進箱’?!笔∪舜蟠硎シ冀ㄗh,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積分激勵機制,引導居民從源頭開始對垃圾進行分類。
“按照傳統的垃圾分類模式,垃圾流向不透明,與回收量多少、哪些居民參與等相關的數據缺乏詳細分析,產出與回收之間難以高效對接?!笔∪舜蟠硗醣蠼ㄗh,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環節實時監控,為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現階段我省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實行‘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置’的模式,垃圾處理率不高,應探索出適合農村地域特點的分類處理模式,形成農村生活垃圾綠色循環產業鏈,將垃圾變廢為寶?!碑吶A認為,部分生活垃圾經過有氧發酵之后成為“有機介質”,還田利用可大大減少復合肥的使用,減少對環境和土壤的污染,也對推動有機產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