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陳子儀 孫慧
“城市建成區的綠色降碳更新改造,是全球實現碳中和的主戰場。博鰲近零碳示范區的創建,為我國城市建成區逐步實現‘近零碳’開展前瞻探索。”3月18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副院長張蕊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建設的見證者,張蕊從創建初期便一直參與其中。她表示,東嶼島上建筑能耗占示范區總能耗的80%以上,因此建筑綠色化改造對實現近零碳示范區至關重要。
“我們在改造的過程中,融入了低擾動、微介入的正向綠色設計。”張蕊介紹,考慮到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的特殊性,中國建研院充分尊重東嶼島地域文化及現狀空間特色,力求用較輕的動作,實現更大的節能降碳效果,將既有的建筑風貌與綠色低碳的先進適宜性改造技術進行了有機融合。比如結合建筑立面增設并完善遮陽系統、垂直綠化系統,構建具有熱帶海島特色建筑美學模式的同時,優化、重構建筑的自然通風條件,減少建筑用能強度,縮短用能時間。
與此同時,中國建研院在參與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實現零碳建筑技術體系的集成示范應用。張蕊表示,結合正在編制的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中國建研院結合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圍繞綠色節能的關鍵要素,從圍護結構、設備設施、智慧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個板塊進行針對性、適配性、集成化改造,通過源頭減量、能效提升、能源轉型等多層級策略節能降碳,實現改造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實現了建筑直接二氧化碳零排放。”張蕊表示,本次改造取消了原有的燃氣鍋爐,采用空氣源熱泵機組為兩棟酒店建筑提供生活熱水。同時還將原有燃氣灶具改為高能效電炊事設備,實現了用能設備的100%電氣化。“可以說,我們在不影響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實現建筑零化石能源的使用,并且提升了各系統能效。”
目前,博鰲近零碳示范區的創建成果得到了德國能源署“零碳運營區域認證”標識,通過了第三方咨詢團隊的評估,達到了“零碳區域”的指標要求,達到了“零碳區域”的指標要求,并先后入選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國家能源局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獲得全國綜合智慧能源大會授予的優秀示范項目稱號。“可以期待,在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將成為向全世界嘉賓展示中國低碳理念的一個嶄新窗口。”張蕊說。
(本報博鰲3月18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